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花蛤

2023-07-10 15:35:16 来源:福建法治报

天气初热到深秋,厦门会展中心外的数公里海滩,常有自发的“花蛤风情旅游节”,数千人乌泱泱一片,追着退潮,手挖,耙拉,在浅滩翻找花蛤。

他们寻到的都是形小而壳薄的杂色蛤。

花蛤还有另一品种,菲律宾帘蛤,个大而壳厚色暗。

两种花蛤,壳面都是同心弧线和放射状肋经纬交织,深浅花斑分布其间。壳纹有多种基本范式,但每一枚花蛤都竞相展示独创的几何美术创意。

清初客居闽东的钱塘人聂璜,蹲在霞浦六年,画出了中国第一套海洋生物图鉴《海错图》。聂璜画了花蛤后赞叹:“壳上作黄白青黑花纹如画家烘染之笔,轻描淡写。虽盈千累百,各一花样,并无雷同,奇矣!而本体两片花纹相对不错,益叹化工巧手之精细。”意犹未尽,再用一幅来诠释它的前世今生,原来它们是麻雀化变的,斑斓壳纹来自羽翎花样。

不管聂璜如何演绎,对食客来说,重要差异是肉壳比。杂色蛤肉壳比大约六四开,而菲律宾帘蛤正好相反。其次是品相,多沙海域生长的色淡而纹样细致秀气,多泥区域的偏黑而纹样粗犷。

就养殖者而言,花蛤适应性强、生长周期短、离水存活时间长,是最容易规模化养殖的物种。

中国沿海因大陆气候和降水影响,水温和盐度变化幅度大,尤其河口地带,只有菲律宾蛤仔和等边浅蛤、文蛤等少数广温性、广盐性种类,能广布南北。

郭柏苍《海错百一录》在描述放养花蛤时说:“蛤出咸淡水,壳白,以花纹变幻不同,故名花蛤。产连江蛤沙者壳薄为上;宁德及长乐壶井、江田、闽县次之;福清产者略大而壳厚,连江官岭者杂大小为下。耘海泥为埕,名蛤埕。”——产于连江的“壳薄为上”者,应是杂色蛤;产福清“略大而壳厚”,应是菲律宾蛤仔。

郭柏苍没想到的是,一个多世纪后,福清的三山镇鳌头村,竟成了中国花蛤苗的主产地,中国海域80%以上的花蛤幼苗,在这亚热带海区育到一厘米大小,春头出售给附近渔农育成中苗,然后凭强大适应力远销暖温带黄渤海或热带南海养殖,到七八月份就长成商品蛤上市。

而莆田人早在此前就系统开发了从育苗、养成到深加工的整个产业。说福建是花蛤大省毫不过分。

花蛤是西北太平洋的重要贝类之一。一万多年前利用最近一次冰期从亚洲大陆走往日本的绳纹人,在海水复涨后,长时间靠浅海的花蛤等软体动物维生,它们是静态的、可预期的食品,珍贵的蛋白质来源。日语里浅蜊读作a sa li,这个读音还有作为花蛤生息地的浅濑、以及渔猎的意思,从这一串语义关联,推测在浅滩采捕花蛤乃日本渔业开端,应该不是穿凿臆想。

第四纪的冰期和间冰期交替之间,原始人类发展成了现代人。一百多万年来,他们一次次走出避难所东非大峡谷,一波波在亚间冰期的气候波动中灭绝。只有我们——现代智人活下来。

我常忖度:现代智人固然赶上了比较长的间冰期,另外会否七万年来走出非洲的智人,从水生生物、特别是贝类里获得比较多促进大脑发育的营养——比如说欧米茄3之类,变得更聪明有关呢?

最近有学者提出假说:海洋文明早于大河文明;现代智人曾沿着东非海岸迁徙,从海洋获得丰富稳定的食物资源,再分头深入各大洲内陆。这可以说印证了我的猜想。

在日语里,浅蜊的a sa li还和爽快这个词同音,爽快的语源是否起于品食浅蜊而生出的鲜爽味觉?这是近乎玩笑的猜测了。但是日本最风行的海鲜拉面,没有花蛤与鱿鱼,店家和食客都爽快不起来。虽然它个小肉少,更多以汤、饭、炸物的配角身份出场。

花蛤一年有春秋两次繁殖,最好吃时令乃在盛夏、怀秋卵的季节。此时杂色蛤的净肉重能达三成,比其他季节高出近一成,味道和质感也最好。精明的日本食肆,会萃取繁殖期花蛤的汤汁,做各种汤菜的提鲜剂。

《海错图》里,聂璜无意间留下对福建腌食花蛤古老食俗的感想,“尤奇食此者,味虽薄于蛏,而鲜腌皆可口。壳厚者尤大而美。”看来聂老师是“壳厚”的菲律宾蛤仔的拥趸先锋。

若论营养,花蛤在贝类里算低的。但有多少人是计算了营养而不是冲着味道点菜的呢?贪食甘肥毒味而不知其害的愚蠢吃客,常占半条街啊。

花蛤的食法以炒居多。蒜葱姜为佐,有九层塔提味,半条红辣椒配色,就更出彩了。花蛤壳薄,热锅猛火,泼点酱油作色,壳口稍开,迅即上盘。手脚慢了,壳肉分离,滋味也差了。

炒花蛤的盘底汤,乃一盘精华,味道浓醇,气味清鲜,用来泡饭滋味很妙。不怕你笑话,我在家吃炒花蛤,压轴节目是品味开水稀释盘底蛤汁。

花蛤与丝瓜或角瓜烧汤,是暑天绝味。瓜类植物的野气与甘甜,融进花蛤微带臭腥的清鲜,滋味悠长。不过闽南老人看了会连连摇头,说两寒叠加,一般肠胃消受不起。

别担心,花蛤如今也有热辣吃法,比如水煮三鲜——麻辣花蛤白虾鱿鱼,或者辣椒炒花蛤。在被辣椒、花椒浸透式轰炸过的味蕾上,花蛤依然能呈现出强大的味觉穿透力来。

料理花蛤,第一不可忽略的是挑死蛤。一个死蛤,臭了一锅汤。

渔农、老渔贩子用手翻过一大盘花蛤,凭声响就甄别出一腔沙泥的死蛤。

第二是去沙。最简单的方法,是把花蛤养在咸水,滴几滴油,让它把沙慢慢吐出来。

“要快呢?”

准备两个盆,把花蛤放入一个盆内加适量的水。覆于另一个盆,快速抖动数十秒,如此数次,会吐得相当彻底。有人说,放一根铁钉于花蛤中,效果更好,原因是加剧了震动频率。

(朱家麟)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