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茶里茶外皆故事

2023-07-13 15:13:39 来源:福建法治报

茶事一竹匾

印象中,发生在老家山村的很多故事,仿佛都和茶有关。按照年过八旬的李子爷的话说就是:“茶事一竹匾,三天说不完。”

茶里茶外皆故事。围着孩子们心目中的“故事大王”李子爷听故事,是村娃们最惬意的事。我也是听着李子爷的故事长大的,遗憾的是,现在回想起来,他讲了那么多故事,我居然一个故事的细节都记不起来。

有一幕场景记得比较清晰:李大爷在用竹匾晾晒清明茶时,孩子们嚷嚷着让他给我们讲村中英雄“李十三郎”的故事。那天,他喝多了酒,唾沫横飞地给孩子们讲了这个已经听过不知多少回的故事后,又意犹未尽地出了个谜语。说来奇怪,这个谜面至今我还记得。他是用方言说的,琅琅上口,很押韵,翻译成普通话就是:“一鼎一横墙,楼梯架上梁。大路弯弯转,门里一口塘。”谜底是什么,李子爷从来没告诉过大家。很多年后,我才知道谜底是“高”字,用方言理解还是挺形象的。

李子爷爱喝茶,什么茶都爱。村里人喝茶和“品位”或是“雅趣”无关,按理说,颇好面子也有条件竖起自己面子的李子爷,早应该在小洋楼里摆个名贵树兜的茶几。他偏说:“放那张牙舞爪的树兜,碍手碍脚,扫了喝茶的雅兴!”

“请茶”是村里的一大习俗。无论结婚生子、升学入伍、乔迁荣调,乡亲们都要擂芝麻茶庆贺。全村老少齐出动,喝茶聊天,热闹非凡。遇到农事繁忙,这类“请茶”活动一般放到晚饭后进行。知道有人“请茶”,孩子们是不乐意吃晚饭的。不知天高地厚的孩子们,个个把肚子喝得“圆滚滚”的才罢休。于是,夜间尿床,或是因为偷往口袋里装了香喷喷的茶点,导致衣裤被老鼠咬出窟窿之事,常常发生。为此,孩子们是要付出惨重的挨揍代价的。

李子爷一生好福气,四五十岁时就成了村中最有威望的人。每每有人“请茶”,他都坐厅堂主位。平日里没人“请茶”时,村里人也“吸茶”。这种茶比较随意,人少时锅里炖壶浓茶,用小碗喝。遇到清明祭扫、道路修补等乡亲们“吸茶”议事的时候,喝的是“泡茶”。这种“泡茶”的茶叶,不是采自于茶树上的茶叶,而是一种当地土话叫“龙鸣茶”的茶,学名叫什么我至今不知。只知道,一大通沸水中,投放三四片这种叶子,就淡黄幽香起来,入口回甘,很解渴。据说,最早知道这茶的就是李子爷。

那些年,每年清明前后我都随母亲徒步五六里路到一个叫“卷桥头”的地方拗两把野生“龙鸣茶”,拿回家晾干,一喝就是一年。这些年,母亲依然如此。

茶药一剂剂

隔夜茶能不能喝?按理说,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回答这样的问题不难。偏偏,各路专家说法不一,各自保留意见,叫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乱了阵脚。特意上网百度一下“茶的妙用”。不看不知道,一看要惊叫:居然有638万个相关条目!

可以除口臭,可以美容,可以驱蚊蝇,可以去油污,可以消异味,可以抗氧化,凡此种种,让茶在你心目中的形象不得不“高大上”起来。可,真有这么大的妙效吗?我看,未必。但是,自古“民间出绝活,民间多妙方”,也不能小觑呀。

当代茶人王玲说,中国人喝茶原本就不象外国人喝可乐那样简单。从众多“茶的妙用”来看,茶除了品饮怡情或是解渴,作为“药”来使用的占比还是有相当分量的,且各有“秘笈”,各有“高招”,用以美容、养生、保健,甚至防病祛病。

据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茶哲睿智》一书记载,茶的最早发现与利用,便是从药用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里所说的荼,指的就是茶。书中还就此特别发表了见解:“如果我们仅仅把它当作一则传说而误置一旁,那就未免过于轻率了。”此言不无道理,毕竟“一切神话、传说都深深印刻着人类实践与劳作的痕迹,从而成为人类文化的基因”。

在我老家将乐县万全乡梅林村,家家户户都种山茶。制好的茶叶除了煎煮来喝,也常常当作药或药引使用,而且相当普遍。譬如,吃多或吃油腻了,切点菖蒲,用浓茶半碗冲服;譬如,风寒感冒了,早晨喝一大碗生姜煎煮的红糖茶水;譬如,遭蚊虫叮咬,挠痒不停了,在茶水中放点盐巴,揉搓一下过敏的皮肤,等等。

面对我所说的茶药一剂剂,我的一位医生朋友听后,不禁目瞪口呆:“有那么管用吗?你们知道那将承担多大的风险么?”是呀,没那么管用呀。但对于一个偏远山村的人家而言,在交通闭塞,在赤脚医生难寻的年代,试试祖上口口相传的“偏方”,实在是件迫不得已的事情呀。

可是,现在一切都好转了,村里的很多人都走出山门,到乡镇、县城,甚至繁华大都市创业就业,却依然沿袭着一些茶药偏方,除了“记得住乡愁”,还说明了什么呢?

当代著名书法家赵朴初有一首《吃茶》五绝是这样写的: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空持百千偈,不如吃茶去。吃茶,吃的是心情,吃家乡茶更多的是吃一种宽慰。身体安康时如此,有一些小疾小患时用点家乡的“茶药”,又何尝不是寻求一点精神上的慰藉?

(李宣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