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古巷尘烟

2016-04-28 11:05:37 来源:

单位门前往左是一条古巷,名叫铁井栏。作为古城建瓯“三十六条棋盘街,七十二条经纬巷”的典型代表之一,铁井栏这条宽不到4米的古巷沉淀了太多的历史。尽管它渐渐湮没在城市的繁华中,却串起古城辉煌的文化,始终透出一层历史的荧光,让我每次走过都好像穿越历史的时光隧道,思绪迅速飘散开来。

古城传统街区如何形成,一直是我探寻的足迹。近期从吴章中先生的《建安纪事》一书中了解到,它居然可追溯到汉献帝建安初年(公元196年)设立的县治,始筑“子城”之时,当时建安县街市范围很小,主要就分布在铁井栏、紫芝街、小梨山和磨房前一带。我突然觉得自己十分有幸,工作了近20年的单位居然在1800多年前就是城市中心。岁月如烟,透过这些充满沧桑的传统街区名称,你仿佛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气息在身边流淌,这种感觉在钢筋水泥的城市森林中是没有的。只要了解铁井栏这条古巷,你就读懂了建瓯半座城市的历史。

铁井栏西起“二程祠”,“二程”即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教育家程颢、程颐兄弟。著名的典故“程门立雪”想必大家都听过,而这个“程门”就是指程颢、程颐兄弟的家门。当时,杨时和游酢这两位北宋著名理学家在雪中站立,等候老师程颐接见的故事,被古代奉为尊师重道的典范,如今仍为莘莘学子津津乐道。

“二程祠”左侧,就是如今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宁府孔庙”。它是我省现存最大的县级市孔庙,和山东曲阜孔庙一样建制,被称为八闽府级孔庙之冠,明朝太师杨荣曾誉其为“东南伟光”。庙内大成殿中的“万世师表”和“斯文在兹”两块牌匾大有来头,居然是清朝康熙和光绪两位皇帝的御书。大清朝皇帝颁给全国各地的孔庙共有十块牌匾,而其中的第一块和第十块就在这座古城,可以想象当年皇帝颁发仪式的盛大场面。如今孔庙经过修缮,大成殿的孔子及弟子塑像依然庄严肃穆,台湾国画大师江逸子先生捐赠的12尊孔子弟子铜像环绕大殿及回廊四侧,体现出古城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底蕴,像是昭示世人——这里是儒学圣地。毋庸置疑,孔庙也成为古城的骄傲,每次我推开厚厚的孔庙大门,越过棂星门,穿过步云桥,迈进大成殿祭拜孔圣人时,心中都会肃然起敬,更不禁为自己的才学疏浅而惭愧不已。

铁井栏中段街心有一口井。这口井凿于明代嘉靖15年,明代吏部尚书李默为百姓造福而掘,故称“尚书井,井水清甜甘冽,四时不歇,古井原为铁栏,故此巷子称“铁井栏”,后来改为石栏。栏内有四口圆形小孔,可供4人同时汲水,这是古城最著名的古井,也是建瓯城古代文明的标志。每当清晨,我在古井边上的早餐店吃着热气腾腾的豆浆粉,望着眼前还在井边络绎不绝打水的街坊邻居,眼前仿佛看见尚书李默在水面上抚须含笑,为“尚书井”数百年流出的汩汩井水养育芝城百姓而欣慰。闲暇时,我常常会走近尚书井,抚摸着被岁月磨得光滑湿润的青石井口,望着清澈见底的井水,感叹不已。

每次走过铁井栏,我都会走到一处深宅大院,它就是“刘屏山先生祠”。刘屏山何许人也?想必许多人不知道,但是提起朱熹,这位冠盖千古的南宋理学家,大家都耳熟能详。而此宅的主人刘屏山就是他的师父,故祠外大门有的雕刻的对联“功勋光北宋,道学启南闽”,仿佛在诉说着祠主人生平的功绩和博学。如今数百年过去,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但古祠的荣光流芳千年。有一次我走进祠内,只看见几个街坊大婶在打麻将,她们说时常有摄影爱好者和文史学者来祠内参观拍照。针对祠堂年久失修的情况,如今政府也会拨出专门经费修缮加以保护,让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能得到传承。

铁井栏短短数百米的小巷里,还有凤岗别墅等古代富贾巨商的深宅大院,见证着古巷的辉煌。然而“凤岗别墅”四个充满历史沧桑的大字竟被人盗走,只剩下隐隐约约的字模在那儿诉说着自己的历史。去年古巷被列为省级古城重点街区保护巷,政府准备启动专用资金进行维护,笔者听后甚是欣慰。希望这个串起建瓯历史的小巷能透过现代繁华的烟尘,在今人的呵护下依然熠熠生辉,传承古城的历史芳华。

(林张辉  作者单位:建瓯市公安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