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一名消防老兵的特勤生涯感悟

2016-08-01 08:51:54 来源:福建法治报

“走,去看看!”“从窗户进去。”“不行,这样客车会发生侧翻的可能。”刘灿华通过观察,决定从客车后面挡风玻璃破拆进去。

“救,救我,救我……”车内,被困乘客发出微弱的求救音。

“我们一定把你救出,不要怕!”刘灿华一边安慰被困乘客,一边寻找他被卡、被压的部位。

“腿部被坐椅压住,动不了,如果用液压扩张钳顶开,由于伤者腿与坐椅粘在一起,将加重伤势。”刘灿华判断道。

“用液压剪,从旁边剪进去,注意其角度,避免再次伤害。”刘灿华边说边让战友拿来液压剪,从坐椅侧面,将其慢慢剪开。

为转移伤者注意力,减少伤痛,刘灿华边救援边与被困乘客对话。

烈日当天,正值中午,客车内像个烤炉。为尽可能地挽救乘客生命,刘灿华全然不顾身体脱水,手脚被玻璃碎片、铁皮划伤,专注地用液压剪一点点剪开生的希望。

一秒,两秒……十几分后,刘灿华同战友终于把受伤的乘客救出,并送往安全地带。“现场受伤人员多,需要判断哪些伤者先救援,有的表面看过去问题不大,但却是内伤,所以救援过程中,准确判断很关键,关乎是生是死。”刘灿华凭着经验,在救助的过程,准确判断伤者伤势,避免二次伤害,在约10米高的通道上,将乘客一个接一个往上送。

14时14分,当最后一名乘客被救出,整个救援行动历时近2个小时,54名乘客成功获救。而此时,刘灿华已是精疲力竭。

“有付出,总有收获。”这是刘灿华特勤生涯中所常说的一句话。也许他所收获的就是被他救起人们的求生希望,就如一潜水兵战友所说,“绳的那一头,如果是刘灿华,我放心。”

(本报记者 吴国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