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业绩垂千古 洗冤传五洲

2017-01-19 11:08:46 来源:福建法治报

丹桂飘香时,我们驱车前往宋慈的故乡——建阳崇雒,拜谒宋慈墓。一路上溪水潺潺,秋阳高照,我们仿佛穿过时间的隧道,回到南宋,拜访仰之弥高的宋慈先生。

宋慈,字惠父,历任主薄、参赞、知县、通判、提点刑狱公事,最后在广东经略安抚使任上逝世,享年64岁。其中,“提点刑狱公事”是宋代特有的一种官职名称,简称“提刑官”。宋慈正是在提点刑狱公事的任上,作出令人瞩目的成绩。他在去世前两年(1247年),把苦心编著的《洗冤集录》自刻成书,流传千古。宋理宗赵昀赞誉他为“中外分忧之臣”,并亲自书写墓门“慈字惠父,宋公之墓”以表彰他的丰功伟绩。

走在秋天的小路上,抬头仰望,“宋慈纪念园”5个烫金的行书映入我们的眼帘,两边的方块红柱上写着一副对联:“大宋提刑业绩垂千古,法医鼻祖洗冤传五洲”,令人肃然起敬。宋慈逝世十年之后,他的生前密友刘克庄,撰写了《宋经略墓志铭》,说宋慈居官一生,“禄万石,位方伯”,却“家无钗泽,厩无驵骏,鱼羹饭,敝褞袍,萧然终身”。由此可见,宋慈是封建社会中公正的提刑官,又是非常难得的清官之一。

我们缓缓来到宋慈墓边,肃立在墓园石阶下,直视十几米开外的宋慈墓。阳光穿过高大乔木的叶间,疏疏落落地洒在墓园地面上,四周静谧,阴云沉沉。大宋提刑官宋慈就躺在这里,近千年了,世事多少变迁,他还能知道吗?

我们手持鲜花,口中默念着悼语,恭敬地把一束束鲜花轻轻地摆放在墓前,先贤已逝去,仅存洗冤集。这部光辉著作,就是宋慈留给后人宝贵的财富。

《洗冤集录》不仅是一部科学性很强的法医学著作,难能可贵的是,书中还对法医检验人员的医德提出了明确要求。《洗冤集录》刊出后历代有重刊,再版达39种之多。此书问世后,成为历代刑狱官案头必备参考书,沿用数百年。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国家律例馆修订《洗冤集录》定本为《律例馆校正洗冤录》,“钦颁”全国。

此外,《洗冤集录》被公认为世界上现存的第一部系统的法医学专著,早于意大利人菲德利撰写的《医生的报告》多达350年。《洗冤集录》对中国法医学、亚洲法医学和世界法医学的发生发展都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宋慈自己也很好地践行了《洗冤集录》开篇自序的三句话——“狱事莫重于大辟,大辟莫重于初情,初情莫重于检验”。

宋慈先生像一把利刃,直指岌岌可危的南宋江山。这位自幼聪颖好学,曾被清朝学者陆心源称为可与辛弃疾媲美的进士,一旦发现时局动荡,锦绣文章不足以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便当机立断,投身沙场。在平定了“三峒贼”与闽中叛乱之中,他又逐步走上了严谨勘案、洗冤昭雪的法医生涯。在他心中,是否坚定着这样一个信念:惟有维护律法,方能保一方平安,保王朝永远?智睿的先生清楚自己该为后人留下什么,只为力挫世间的不白之冤,让后人借鉴“洗冤泽物、起死回生”的精神与经验。

先生像一缕抚面的春风。他就任长汀知县的三年内,长汀境内“狱无冤囚,野无流民”。不仅如此,他还减轻百姓赋税,开辟汀潮航运,繁荣了汀江两岸盐米、土纸及笋干等商贸往来。

先生像一座碑。在生命的最后两年,宋慈提起了“动辄千言”的笔,记载下七万多字扑朔迷离的案例,完成了这部奇书。

值得欣慰的是,随着时光的流逝,世人没有忘记先生,更可贵的是如今有更多的人仰慕他不求闻达,只求无愧于天地的英雄血性,缅怀他过人的胆识与文韬武略。在宋慈的家乡,开辟了宋慈路,竖立起宋慈像,新建了宋慈亭。在他的墓前,全国乃至世界的法医们集中在这里祭祀,留下了“业绩垂千古,洗冤传五洲”的碑文。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数百年来,正是由于有千千万万个像宋慈一样的正义之士矢志不移地捍卫律法、惩治邪恶,扶持正义。今天的天空才显得如此清朗明净。

(柳海岩 作者单位:福建省司法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