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造就孔明,还是催生徐庶?

2017-01-26 10:24:20 来源:福建法治报

《三国演义》中有两个非常牛的名士,一个叫徐庶,一个叫诸葛亮。巧的是,这二人关系还很铁。若非徐庶鼎力推荐,刘备还未必知道有诸葛亮这人呢,遑论三顾茅庐传佳话,神机妙算美名扬。在诸葛亮加盟“蜀汉集团逐鹿中原有限公司”之前,徐庶是刘备麾下最重要的谋臣,也有大破八门金锁阵、直取樊城等光辉业绩。无奈曹操横插一杠子,不惜挟持徐母来逼迫徐庶,致使徐庶刘备凄然分手。

可是,靠强力挟持和亲情绑架,结出的是怎样一枚果实呢?小说中的结局众所周知——北上归曹的徐庶从此成了一个“失心人”,再也没有了精神动力,寄身曹魏数十年却“终身未献一计”。后人还据此派生出了一个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诚然,《三国演义》只是小说家言,已有史学家指出,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未必可信。可现实中,“身在曹营心在汉”、以消极不作为来抵制无奈现实的,却可谓比比皆是。

某次朋友下乡“精准扶贫”入户,因为是第一次登门寻找结对贫困户的家,所在乡镇的挂村干部照例应该给他带带路。可该干部只露了一面,就淡淡地说,我没空,你自己去吧!随即离去。连带个路的积极性都没有,还能指望他尽心竭力完成“精准扶贫”这等艰巨任务吗?后来得知,此君已在该乡原地踏步十几二十年,调动提升一概未遂,就这样从青春年少到鬓生华发,从豪情万丈到“四大皆空”,成了看破红尘得过且过的行尸走肉。

另一朋友则举了另一个例子——某贫困山区一名紧缺专业人才得到沿海发达城市伸出的橄榄枝,想调离这个偏僻低薪的山旮旯。可一提出来,就碰到了上级的人才政策“天花板”——按规定,为了“避免人才流失、保障基层和山区发展”,严控从基层调到上级机关,严控从贫困山区调人到发达城市。有些地方甚至规定,某些紧缺专业的本土人才即使辞去公职也不行,连档案都不放。

听罢,唏嘘无语。“人往高处走”本来是无可厚非的,这种本能,根本就不是几条禁令所能堵截。恰恰相反,硬生生地用禁令来阻止,只会催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非正常突围”,催生权力寻租和暗箱操作。结果就是,那些有关系有门路的突围而去,遵守规则、敬畏法令的抑郁留守。这不是要把更多人逼成“徐庶”吗?

众所周知,强扭的瓜不甜,人若“心死”而“失活”,留之又何用?能攻心则反侧自消,关注每一个“个人”的发展,才能激活人的积极性,使智力资源为己所用,从而推动整个区域或团体的发展。换个角度看,鼓励每一个人通过自身勤奋与才智来实现“人往高处走”,非但不是什么大逆不道的坏事,反而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最佳原动力,还可以激励更多的后来人见贤思齐,更快地成长起来。

并且,一个地方,走出去的人才越多,这个地方的发展机会也就越多。因为,人走了感情“脐带”仍在,这些外出游子只要有可能,都会尽力帮助家乡,其效果或许远胜于组织“指婚”的外来挂钩扶贫。若再辅以尊重、善待、厚待本土人才的实际举措,必能形成良性循环,孕育更多“鞠躬尽瘁肝脑涂地”的“孔明”。道理并不复杂,为何无法化为决策中的科学与理性?

(林永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