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云水禅心话川石

2017-11-16 09:59:51 来源:福建法治报

川石,集山川之秀、碧石之灵,婷婷玉立在建瓯城东,虽偏安一隅,却如清隽温婉的灵秀才女,数百年前就让大明首辅杨荣欣欣然提笔写下了千古名篇《川石记》。而我有幸在不惑之年到川石工作,于是也被她云水禅心的容颜打动,情不自禁地踏歌而行,不亦乐乎。

穿透历史,岁月悠悠。早在三千年前,就有大量闽越先人在此择水而居,栖身繁衍。至唐、五代、宋、元、明、清,川石的历史文化尤显厚重,“川石”两字唐初就见诸文字,宋时建里,故名川石里,千年已过,其名依旧。

钟灵毓秀的山川景色,源远流长的文化底蕴,淳厚古朴的乡土民风,千年流邑,不改其色。“清风明月总无意,远山近水皆有情”,山水是一个地方的眼睛,而川石的山水却充满了禅心灵性,历经千年沧桑,仍不改容颜。

夕阳下徜徉川石乡的溪口,青石小路几经周折,穿过碧池荷塘,步过古朴栅栏,就来到妈祖庙前青砖广场。抬头远望,松溪一路逶迤而来,到了溪口村,贴着书筒崖,猛然打了个急弯,冲出个直角,再缓缓流出川石,流下了书筒滩和古渡口。伫立渡口,隔崖相望,书筒崖“巍石壁立,高出霄汉,溪上有石,高仅三寻,其广四寻,有咫形如书筒,屹然溪上”,短短几字,寥寥几行,就力透纸背,让川石的山水跃入眼帘。

无怪乎,毛主席推崇的唐朝隐士罗隐过川石竟痴其风景,只因里人稍微怠慢,竟发出“书筒落水,川石无官”的谶语,让川石子弟皆惑其言,虽家境殷阜,子弟聪敏,由是累世无官者。

直至明洪武年间,川石乡绅陈伯进对儿子陈怀慎说:要从孙子中选择资禀秀异的到学堂中学习,以求科举出仕。陈怀慎说:罗隐说川石人考不上,当不了官。伯进笑言:我没读过书,但好歹看到《易经》上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我还是懂的。我家代代积善,我平生修养德行,没做过一件不合道义之事,我家后人一定有能崛起于士林的,世俗相传的罗隐旧事,诞妄不经,岂可相信?你们要勤勉,千万别先自己迷惑了!陈怀慎遵从父命,将儿子陈昇送到县学,川石出现第一个读书的种子,永乐二十一年(公元1423年)中举,而后会试中乙榜进士。

明朝首辅、房道际村的建瓯同乡杨荣获知罗隐的川石之谶和陈昇读书励志故事后,有感而发,流芳于世的劝学名篇《川石记》从此面世,并曰:“天之于贤才,不择地而生,贤才之致用,必勤苦而复得。”彻底改变一语成谶的罗隐之言。此后,川石之里,文学之士频频涌现,羽仪朝著,增辉里闾,延至今时,川石乡仍然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按杨首辅的说法:“将以所业淑人,其进未可量也。”

听说了这么多人文山水的川石往事,如今又在川石工作,我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深深的感情。每当夕阳西下,晚霞漫天时,我常常漫步在被称为川石风水眼的溪口古渡,登亭望远,凭栏伫立,松溪、玉溪、墩阳溪在这里安静交汇,烟波浩渺,静若处子。想起唐人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之境,我不禁发出“三溪如练绕书简,为谁流下闽江去?吾辈登临溪口渡,惜古抚今立潮头”的感叹。

沿古凉亭俯身下望,神秀碧透般的书筒滩微波涟漪,明暗交汇,远近朦胧,真有烟笼碧水月笼纱之意境;岸上杨柳交错,一条鹅卵小径穿过没水桥直通远方。青山如黛处,岩灵禅寺隐隐约约印入眼帘,千年禅院的晚钟徐徐敲响,佛声远扬,把川石的风景推上了云水禅心的上清之境。

细雨斜风作晓寒,人间有味是清欢。透过佛音,伴着钟声,每个来到这里的文人墨客,就似伯牙遇上子期,清风遇上明月,流水遇上知音,多少烦恼,多少忧愁,都化成一泓古渡的清水流向远方,身处此境更多的感觉是淡泊安然,宁静致远。

水润川石,灵性山水,鞠起一溪的云水,朝圣一溪的禅心。只要在这里过上几日,你一定会感恩溪口的古渡之韵,感谢慈口的慈孝之风,感怀后坪的云海,感念营勺的茶山,还有那小岭的银杏、后山的书院。正是这里数十上百个古村落造就了满山的川石山水,镶嵌在外洋苗家姑娘的发簪之上,徐徐步入春风十里的墩阳林海,吐纳成大美建州的芝城凤冠,迎风化雨,破茧成蝶,屹立在陌上花开的建州之东。

川石,我的第二故乡,在数年之后,我也许会和你挥手作别,扬帆远航。但此去经年,我在红尘深处,会感应到彼此的呼吸。那时候,我一定会再来,让浮世的清欢,在这里伫足静默,修炼心灵的菩提道场,观月,听风,煮茶,论道……

(林张辉  作者单位:建瓯市公安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