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他用思想作脚,越行越远

2019-07-11 11:46:44 来源:福建法治报

品读史铁生

我爱好文学,在阅读过的作家作品中,对史铁生的作品情有独钟。每当下班得空时,总喜欢翻阅他的作品,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总能让我疲惫的心灵得到抚慰,干涸的思维得到充实。

史铁生的一生,是用自己残缺的身体,坐在轮椅上蹒跚前行,把文字与生命完全融合在一起,参加了一场历时三十年的文坛接力赛,为我们勾勒出了生命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让我们后人敬仰与钦慕。

从史铁生的人生轨迹,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21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他从医院里出来之后就再也没能站起来;30岁那年,他又得了严重的肾病;从1998年起,他开始靠透析维持着生命,直到他离去的那一天。

而他从29岁那年开始,就不断地发表作品,陆续发表了《我与地坛》《我那遥远的清平湾》《务虚笔记》《老屋小记》《病隙碎笔》等经典作品。

他身残志坚,一生不懈坚持与努力,用自己独特的观点、细腻传神的笔触,再现他与生命共舞的思想,让我感到非常震惊与感动。因为在我的印记中,一个残疾人作家,同时又是身患重疾的病人,能够用心灵的笔触写出这样的没有流露出半点病态的文字,并鼓励我们正确面对生活的困难,用生命来感悟生活,是何等难得可贵。正如有评论家说,“史铁生之于很多人,首先就是一种救心的药,懵懂黑暗中抓过来一把,不想吃下去竟然非常地止疼。他笔下的世界是灰色陈黯的,但却是非常温暖的,能让人内心在不知不觉中变得坚强强大。”我们不免有这样一个疑问,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境界能够支持着他在文学殿堂上的不懈追求呢?我想从他的语言文字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好的答案。

他曾说过,“苦难不可避免,达观以对就好”。同时他也说过,“只有人才把怎样活着看得比活着本身更要紧,只有人在顽固地追问并要求着生存的意义”。而他为了践行自己的诺言,从拿起笔的那一天,就坚持了整整三十年,而这个三十年,足足占据了他生命的一半。著名作家毕淑敏曾经“构成了当代文学中的一支重要的平衡力量,他的作品使当下中国文学的意义得以丰富”来形容史铁生的作品。从她的评论中,我们看得出,史铁生的作品,无论在文字上,还是在思想上,都在中国的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他曾说过:“死是一个必然降临的节日,死是一件无须急着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同时他也说过,“你不承认这种悲剧的背景,你是个傻瓜;你不做这种喜剧的奋斗,你是个懦夫。既然只能走在这条路上,为什么不在这条路上纵情歌舞一番呢?”显然他明明知道生命对于他来说是转瞬即逝的,但是他并没有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纠结生命合适的结束点上,而是用自己的灵魂诘问了自己的半生的生命命题。虽然他最终离我们而去,但是他为读者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食粮,因为他是一路歌舞地面对死亡降临这样的一个“节日”。

史铁生说,“所谓命运,就是说,这一出‘人间戏剧’需要各种各样的角色,你只能是其中之一,不可以随意调换”。同时他也坦言,“人,真正的名字是欲望。所以你得知道,消灭恐慌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可是我还知道,消灭人性最好的办法就是消灭欲望。”每个人都有求生的欲望,抑或寻找死亡的欲望,而他就处在生死的关口,但是他没有放任自己的欲望,而是选择了文字作为自己生命和思想的延续,就正如他的《我与地坛》那样,躲在地坛的角落里思考着生命与人生。而他的不断思考,却为我们写就了灵魂深邃的思想。王安忆曾有文记及史铁生,文中说:“命运将史铁生限定在了轮椅上,剥夺了他外部生活,他只得往内心走去,用思想做脚,越行越远。”我深以为然。

和他相比,我们没有他那么多的苦难,我们从生活得到的快乐要比他多得多,失去的也要比他的少得多;和他相比,我们都是幸运儿,因为至少我们有健全的体魄。在我们面对生活的苦难和前进道路上的阻碍的时候,我们没有理由去放弃,甚至退却,抑或抱怨生活与命运对我们的不公,因为只有将生命与思想融合在一起,去面对人生道路上的阻碍,永不言弃,才能实现自己短暂生命的真正价值。

虽然他已经走了,且走得有些匆忙,但是他完成了人生中完美的谢幕。他不仅是文学殿堂上的一个伟大的攀登者,同时也是我们人生道路上伟大的领航者。他的精神财富、文字财富,都将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教会他们要不畏艰难,永不言弃,与命运博弈,努力追求自己的人生与价值。

(邱荣辉 作者单位:永春县公安局)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