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心洁偏爱白菜香

2019-10-24 11:01:03 来源:福建法治报

“春初早韭,秋末晚菘”,这里的“菘”即白菜。在古人的餐桌上,白菜已经是人们喜爱的食物了。

白菜虽普通,却引无数文人竞折腰。作家喜欢写之,画家更爱入画。清代画家吴昌硕,对白菜亦情有独钟。他画白菜,不是从书本上学来的,是从菜圃里学来的,不光是笔墨上的功夫,笔端还带着一种对农人的感情。

白石老人不仅爱吃大白菜,而且经常画大白菜。一次,他在家中听到菜贩子叫卖,跑出来看到一棵棵壮实的大白菜,急返屋里拿出一幅自己画的大白菜,要与菜贩交换。菜贩是个目不识丁的农妇,不晓得眼前这个老头是齐白石,更不知道这幅白菜画可以值多少担大白菜,以为城里人哄她,便直言告之:“想拿你画的假白菜换我种的真白菜?我才不上当呢!”虽有此啼笑皆非的“遭遇”,却没有影响白石老人对大白菜的喜爱,他在画中题词曰:“牡丹为花中之王,荔枝为百果之先,独不论白菜为蔬菜之王,何也?”于是,“菜中之王”的美誉就被赋予给了大白菜。

人们喜欢大白菜,并不只是喜欢它的美味,还有它平常、朴素的外表下蕴涵的精神内涵,就是孙犁所说的“朴素无华,淡而有味”的品格。

宋史中记载了一位名叫王拱辰的清官的故事。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王拱辰在京城参加殿试。谁知中了状元之后,他反而说:“陛下,小生不配当第一名状元,请您把状元赐给别人吧,因为这次考试的题目不久前我刚好做过。”仁宗皇帝听后不无感动地说:“你不但有学识,而且敢于说真话、诚实做人,这才是一个堂堂状元应该有的品质。”随即,他被皇帝赐为翰林学士,恩准回乡祭祖。知县得知王拱辰回来,忙张罗宴席为他接风洗尘。王拱辰见满桌山珍海味,当下脸露愠色说:“老百姓都吃这些吗?我要吃家乡的白菜。”知县讨了没趣,只好交代厨师改为烧白菜。王拱辰拒奢宴而吃白菜的故事之所以被人称颂,因为他不迎合当时流行的官场应酬吃喝风,后人又称“烧白菜”为“反腐菜”。

笔者在江西工作时,曾在铅山县见过一道“白菜碑”,碑上一株大白菜为明代铅山县令笪继良所绘。其上题词:“为民父母,不可不知此味;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意思是,作为地方“父母官”,不能只图自己安逸享乐,不问民间疾苦,不知青菜的滋味;作为黎民百姓,不能让他们缺衣少食,面带菜色。主政铅山期间,笪继良布衣素食,轻车简从,如白菜一般清白做人、做官。六载过后,他升任虔州牧,离开时家家户户焚香燃烛,男女老少洒泪相送。

从养生的角度看,白菜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常吃有益于身体健康;从养心的角度看,白菜也是一本教科书,细细品味,能知其中的真味、真趣、真情。正如一首诗所咏:“心洁偏爱白菜香,平淡朴素滋味长。”今天,我们虽然早已告别了“缺衣少食,面带菜色”的年代,也无须为保清廉学于成龙“食糠粥”,但白菜的滋味不能忘,清廉的本色不能丢,正所谓“利以义制,名以清修”。常受清流洁流的浇灌,心灵之花才不会枯萎;常有清风正气的熏陶,生命之树才会葳蕤生长。须知,正如方志敏所说:“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向贤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