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书中的“月光宝盒”

2019-10-28 12:20:53 来源:福建法治报

读李德顺《法治文化论》

《法治文化论——创造理性文明的生活方式》

李德顺 著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本书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基本要义,是以社会主义的政治文明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着重阐释了从国家治理体系到全体公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都持有并遵循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理念和共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本书内容重在考察如何让社会主义的民主法治成为一种规范性、引导性的新型文化,进而助力理性文明生活方式的形成。

李德顺教授著作《法治文化论》是书中的“月光宝盒”。哪怕你把它放在尘埃中,它也不会因蒙垢而失去光彩。只要你拭去岁月的浮尘开启它,它就会把惊喜带给你,让你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能看到无限的风景。这就是思想的魅力。这是一部常看常新的书,是一部值得永久品味的“极品”。

李德顺教授是哲学博士、著名哲学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李教授以哲学家身份闻名于学界,但他不是脱离中国国情的“孤芳自赏”,而是坚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前提下,具有向政治经济社会的开放性。他把哲学的思维和方法运用到法治文化研究中,并非孤立地看待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而是关联着全面依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人民所依靠、信任和习惯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整体性的观察分析。这些极大拓展了法治文化研究和应用的范围和境界。

著名法学家杨兆龙教授曾在《新法学》月刊1948年第1期上发表了《法学界的贫乏》一文,分析法学界存在严重的营养不良、精神萎靡的衰弱症,其中就指出了法学研究范围狭窄的现象。杨兆龙先生对上个世纪40年代法学界的批评,仍有借鉴意义。尽管时代进步了,但杨先生过去批评的情况今天并未绝迹,“法学界的贫乏”更有可能愈来愈严重了。

李德顺教授的贡献之一,以文化现象来认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的本质。李教授认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不仅是一项工作或一场活动,需要通过文化的思考,从而从更广泛全面的意义上进一步理解法治文化的本质、特性与意义。他提出,文化的本质是“人化”和“化人”,是按照人的方式和标准,去改变环境和人自己,创造属人的存在。文化是由人“活”出来的,靠人“做”出来的,是可以并应该于细微处见精神的。文化思考的基本要义重在考察人的活动模式、行为方式。即重点在于怎么做,在特有的环境和条件下,如何形成特有的思考和行为方式。文化思考的另一特点在于,不仅要有一定的思想,还要形成与之相对应的社会形式;不仅在于创新,更在于持之以恒的积累。事实证明,“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是,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要以人为根本,而人的根本不应到人以外去找,只能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最初始的、最彻底的理由。

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不仅是一项学术理论的探索,更是理论与实践互动的创新实验。改革开放40多年,法治文化建设有很大的发展,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在理论上的总结和收获,却远远跟不上实践的步伐。这种在理论上准备不足,又缺少把握实践的高度重视和紧迫感,容易陷入了理论脱离实际的困境。李德顺教授的另一贡献在于,强调要从实践中提升理论,理论要重在分析,“启发心智”。他善于提出各种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条分缕析。比如,本书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时代课题,法治与民主、法治与德治、法治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李德顺教授提出,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我们首先需要的是理性,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创造精神。“科学和理性”应该成为我们新时代最重要的社会规范。我们的一切组织、管理、决策、制度、文化等,归根到底是服务人的,是通过服务而组织、管理、引导和培养人。在一定意义上,人的素质如何,特别是人的素质变化趋势如何,不妨将其看作是社会体制环境现状及其作用的映现。反过来,对体制环境如何加以改革和营造,也不妨看作是以最终提升和改善人的素质为目的的行动。在当前建立和健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秩序,应重于对大众个人品质和觉悟的寄托;在提升人的素质方面,也要将重点放在首先提升管理者及其管理方式;即便就提升个人的道德素质而言,需将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建设置于首位等等。

以上两点贡献是有关联的,这主要体现在,将交叉、实证的研究方法引进到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研究中,开了学界新风气。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现象,搞的是法律社会学,所关注的应该是真实世界中的现实问题。只要是现实问题,都是语境化的,且处于具体时空条件下的。这种研究方法告诉我们,要更多地关注现实问题,中国当下的现实问题。要用实然的也就是经验的,而不是应然的也就是规范的方法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要以整体性思维方法,积极借鉴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道理很简单:法学从来不是一门自足的学问,哪怕是法学或法律的问题,也并非一定要用法学或法律的方法才能或者成功解决它。

李德顺教授究竟发表过多少文章?出版了多少书籍?从一些材料中可以略见端倪:他的《价值(新)论》《我们时代的人文精神》《家园——文化建设论纲》《公民道德读本》多是获国家大奖,一再再版。《选择的自我——一位哲学家眼中的人生》获“全国优秀青年思想理论读物”一等奖,目前已是洛阳纸贵,一书难求。这可以从不同侧面、不同程度地体现李教授学术生命力的持久与优异。

去年,我有幸在中国政法大学作法治文化方向的访学,经常能在重大会议场合、课堂里、座谈会、书斋聆听李老师的精彩非凡的发言、谈话。他在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开设了全国首个法治文化硕士点、博士点,为中国法治文化建设储备人才,夯实根基。在我有幸跟随李教授学习的岁月中,他秉持“持之有故、言之成理” “辩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研究精神,对待学术一丝不苟,对年轻老师和学生的平易近人、认真热情的态度令我敬佩。以我的学术水平,远远够不上能评价李德顺教授法治文化思想,这只是我借此向李老师表达谢意的一个机会。

(黄丽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