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重走“担和溪”之路

2020-01-16 11:33:58 来源:福建法治报

以前,母亲对我说:我在你这么大的时候,已经去“担和溪”了。无独有偶,外公也对我说:你妈妈小时很苦,11岁就去“担和溪”挣过年的新衣裳了。

后来,我才渐渐明白“担和溪”是一件极苦的差事!

所谓“担和溪” ,就是物资交换。以前,龙岩适中人把当地特产烟丝、石灰、土纸、松油、茶叶等挑至南靖的和溪圩进行交易,挑回食盐、洋油、咸鱼、布匹等物资。因山深林阔、路途遥远,他们往往下半夜动身,等再回到家,已是“月上柳梢头”了!

适中旧称“上坪”,为闽西南大门,南向毗邻南靖和溪镇。天然屏障坂寮岭高耸巍峨,极大地阻碍了龙岩与闽南沿海地区的互联互通。因此,上坪经如山头至林田到和溪的古驿道,就成为汀漳两地交通的必经之道,适中先辈找到了一条连接大山与漳州富庶平原的贸易之路——“担和溪”。“担和溪”来回行程40余公里,他们一路山歌一条扁担,苦难肩挑,用汗水筑起适中昌盛之路。

今年秋天,我和六位适中老乡重走先辈“担和溪”之路。这条山路上,也曾经留下母亲11岁时歪歪扭扭的脚印……

我们乘车至九车溪如山头,越过小溪穿越山林上行数百米,豁然开朗,块石垒成的古驿道出现在我们面前。它依然静静地盘旋在密林深处,岁月研磨了它的棱角,汗水滋养了它的坚毅,它延续数百年,似乎召唤我们从这里踏上先辈“担和溪”之路。

沿湿滑陡峭台阶攀爬约一公里,我们首到建安关。这里是汀漳古驿道进入龙岩的第一道关卡。我们抬头仰望,那沧桑黝黑的大青石板拥我们入怀,轻轻抚摸那巨大的石门,岁月幽寒悄悄沁入我们心灵。 我们找寻哪怕一丁点儿文字遗存,但没有。所有的思念,尽在那牢固堆砌的花岗石上,所有的感怀,随着漫生的苔藓延展,任山风吹起衣袖,我似乎看到无数的适中先辈从我身边穿行。深谷泉声叮咚响,那是悠绵的上坪山歌在林际间萦绕。

穿过建安关,一路上行,沿着苔痕深深的石阶向上攀登约二公里,见到仅剩残墙的亭子,古道从亭中穿过。如今,青青草木早占领了青瓦黄墙。驻立在残垣断壁前,无限苍凉生眼底。我的母亲,是否在她11岁的某个傍晚,挑着和溪圩换回的干地瓜丝,筋疲力尽地坐在亭中,望着渐渐西落的斜阳,想念远方的家?落叶满石阶,阳光穿过厚厚的树林投射下来,四周静寂悄然,叶移影动,一片斑驳中几许柔静祥和。但我们的先辈,又怎能停下生活的重担去冥想这阴翳之美呢?他们“咕噜咕噜”喝足水,“嘿”地一声起了沉重的担子,继续前行。

拖着疲惫身躯又攀登数公里,拐过有二百多年历史的三夫人庙,我们到达林田自然村。林田村地势开阔,山势平缓,是担和溪路的最高点了。行人至此,早已人困马乏,当地应运而生许多小客栈,也曾经繁华一时。如今,只能在村里宽阔的菜畦里找到几许残存的沧桑。出村一公里到达林田堡,这是明清时重要军事据点,地势险要,居高临下,易守难攻。站在堡上,漳州方向数百米内一览无遗。站在林田堡遗迹上,山深林茂,“夜闻马嘶晓无迹”,山风掠过林梢呼呼作响,仿佛回到吹角连营。

简单的用过午饭后,我们一行出林田堡一路下陡坡直至和溪圩结束行程。林田和溪海拔落差630米,一路陡坡,沿途落叶盈路,苔深路滑。走下一段段长长的下坡再回望,那陡峭悠长的台阶消失在鸟鸣声中幽林深处。

我们没有任何负重,行程12公里仅是适中先辈“担和溪”全程的四分之一,尚觉得脚趾生疼,双腿颤抖。而我们的先辈,日复一日,挑着沉重的担子来回攀登那走不完的石阶,艰辛困苦料得唯有山林知。

“担和溪”之路,是适中的振兴之路,是适中的文明之路。

(谢春武 作者单位:福建省闽西监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