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读书与治学

2020-01-19 15:27:20 来源:福建法治报

历史上,有关读书的故事或趣闻逸事很多,印象最深的是我在中学读书时就看到的一则资料。上面介绍:南宋初年莆田著名的史学家郑樵,从小勤奋好学,十六岁时父亲病故后,便和堂兄郑厚在兴化北郊的夹漈山,搭了三间茅屋,谢绝人事,刻苦攻读。郑樵过着淡泊清寒的生活,同时一心要实现自己宏大的理想:编撰一部继《史记》之后、贯通古今的通史。

事实上,要编通史谈何容易?但为完成这部贯通古今的史书,郑樵以坚强的毅力,“三十年著书,十年搜访图书”,做了充分的准备。“风暴雪夜,执笔不休;厨无烟火,而诵记不绝。”当时,莆田学术文化很发达,藏书家之多,闻名全国。郑樵“周游所至,遇有藏书家,必留借读尽乃去”“闻人家有书,直到其门求读,不问其容否,读已则罢,去住曾不吝情”。因此,他得以“搜尽东南遗书,搜尽古今图谱,又尽上代之鼎彝与四海之铭碣遗编缺简”。当时人们就曾称赞他:“惟有莆田郑夹,读尽天下八分书。”

令人感到钦佩的是,郑樵虽博览群书,但不死守书本。他认为研究学问,除了刻苦攻读外,还要重视实践知识,注意调查研究、实际考察。为了考察、研究动植物,他“结茅夹山下,与田夫野老往来,与野鹤晓猿杂处,不问飞潜动植,皆欲究其情性。”他还主张读书人要与富有实际知识的农民“参合”,以求得“实学”。还要利用实物,来印证书本知识。最终,通史得以编撰成功,举世钦慕。

无独有偶,今年旅次闽北,偶然听到当地民间流转的一则朱熹和他学生蔡元定的读书故事,觉得十分精彩。当即请人帮忙找到一些史料,一看果然如是。

史料介绍,八百多年前,出生于当地望族的书生蔡元定,无意中获知大理学家朱熹来到当地乡间读书授徒,连忙前往拜谒。谁知俩人交谈片刻,便一见如故,接着对榻彻夜讲论,次日竟不忍分别。于是,蔡元定邀请朱熹到他的书院讲学,朱熹欣然应约。谁知,朱熹去后,深为当地山川形胜吸引,当下决定在附近选址建舍,后来便举家在那里住了下来。

朱熹住的地方名云谷山,与蔡元定住的西山遥相呼应,两山相距数里,有路相通,但要互相喊话是听不见的。这俩人,为了便于联络,约定在各自山头建台悬灯,除雨雾天外,都能夜夜相望。他们相约:看到灯明,表示治学正常,若读书中遇到难题,可将灯灭了,翌日往来论学解难。因此,凡灯灭次日,蔡元定必到朱熹这边请教,朱熹也必留他数日,共同探讨。这数日,白天众学子将讲堂围个水泄不通,听师生俩人一问一答,引经据典,好不精彩;入夜,师生俩人又对榻讲论,通宵达旦。朱熹女婿曾对人说过:“元定公之来谒朱子,必再数日,往往通夕对床不暇寝。”

后来,蔡元定也成了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律吕学家。

历史上,古人勤奋学习、潜心治学的故事很多,如凿壁偷光、燃薪夜读,囊萤苦读、映雪读书等等,都与各种光影有关。有趣的是,朱熹、蔡元定师生为探讨学问,读书期间,相约“揭灯为号”,也与光线有关,只是这个灯光,似还闪烁着一簇不息的探索精神之火。

总之,郑樵治史的精神,以及八百多年前朱、蔡二位圣贤探讨学问的故事,就这样被人一直颂扬至今。面对古代圣贤们如此专心、严谨的读书与治学精神,对比今天的学习条件,从我心里油然升起的,不止是敬重,还有许多愧惭呢!

(朱谷忠 作者系中国作协会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