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人生是一场苦行

2020-10-10 15:42:28 来源:福建法治报

读得子《劳改农场》

一个人可以痛苦、彷徨到什么程度?在痛苦不堪、近乎崩溃的时候,咬牙坚持下去,对一个人有着超凡脱俗的重生感。这大概就是我读《劳改农场》的一个感受。

本书作者得子17岁时就在安徽省白湖监狱管教三中队工作,那些激情澎湃的岁月未曾湮没于历史的足音中,而是沉淀为不可磨灭的人生记忆,烙印成此生最执着的信仰。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得子选择了《劳改农场》,而是《劳改农场》成就了得子。从这段历史里,他不仅发现了写作的源泉,还发现了写作的旨归。那些沁人心脾的文字敏锐直接地把握住了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心理,有关生活、劳动、恋爱等等故事,都在劳改场所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中发生,离奇曲折,惊心动魄,极具传奇性。

《劳改农场》从建国之初一批转业军人带领犯人将黄泊湖围垦成劳改农场写起,跨度近半个世纪,诠释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历史。在其层层叠叠展开的描述中彰显着三代监狱民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感情纠葛,他们的需要和追求、欢乐和痛苦、认同和取向。透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中国监狱民警忠诚朴素却又错综复杂的精神状态。

长期以来,监狱民警的人生似乎被一概的文艺形式所忽视,甚至可以说,几乎只是模模糊糊存在过的群体。而我知道,他们的人生中有颇多值得深情抒写的故事。我曾以疫情防控期间,监狱的高墙电网为题,写过一首诗《墙》:“昨日与今天/以无数片断在这里重逢/有人永失父亲/有人缺席产房/有人错过团圆/他们被时光敲打成钢铁/像一点点烛火/洗掉染尘的光阴/安静地学会隐姓埋名/春天戒掉百花/道路戒掉远方/手机戒掉网络……”中国传统文化提倡,可以通过实用的立德、立言、立功来实现自我价值。但是这条路走到极致,就是一种苦行僧般的生活。苦行就是和人性斗争,很崇高也很艰难。但是你一定可以想像,经过并克服这种挑战的群体,它的底层精神一定得到了强力锻造。

什么是一个群体的底层精神?一个群体的底层精神,不光要看它源头上吸收了哪些内容,更重要的是它的生长过程,是不是能够将这些东西进一步激发、整合、强化。看看历史,商鞅变法特别能说明问题,自上而下移风易俗,很短的时间就可以改变全民的精神面貌,脱胎换骨一样。有一部书《中庸衍义》,是明朝学者夏良胜所著,它摘录过一段评价商鞅变法的话。大意是,商鞅变法之后,等到吕不韦做秦相国时,招揽门客编写《吕氏春秋》,把书稿公布在咸阳城门,贴出布告说,只要有人能把书稿增减一个字,就给千金重赏。今天我们再来看这部《吕代春秋》,也不是那么的完美无缺,但当时秦国人在商鞅变法的积威下,就算想提点意见,终于也不敢提了。

换个角度来看,有一句俗话叫“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现在我们对监狱民警有一些总体印象,比如尽职、讲效率、讲法治,组织性、纪律性等等。他们把劳改农场那段历史形成的组织文化,像集体主义和服从意识,强调严格的纪律和自律,自然就吸收进来了。他们日夜在犯罪改造的现场,更加明白,当一个妄念的种子植根在你的心中,那么你的虚荣、犹豫不决、能力不足会为之灌溉,使之成长壮大。你会一点一点被之控制,最后忘记了初心,行动偏离了方向,直至身不由己。好的警察要同时具备两种素质:首先是专业本领过硬,在紧要关头,果断勇敢而不畏惧。其次是好警察要有强烈的同理心,能够用悲悯的视角理解犯罪,看到人类痛苦的根源。

中国监狱自成立以来,党和国家赋予它“将罪犯改造成守法公民”的内涵。当我们把目光投向这支完全可以信赖的具有钢铁般意志的队伍,在高墙电网内,在这一个特殊而不为人知的战场,面对封闭而压抑的环境,考验的不仅是身体、坚韧的毅力,更考验的是作为人民警察应有的责任与担当。我粗浅的笔不能深挖监管场所安然无恙的背后无数在奋力支撑的付出、奉献和牺牲,民警们的大爱!谨以此小文,向得子致敬!向监狱民警致敬!

(黄丽云 作者单位:福建省司法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