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他知鱼之乐

2020-10-26 17:19:40 来源:福建法治报

(一)

都说隔行如隔山。但,这个业余爱好者有些倔强,硬生生地把这座山挖开了一个口子,谦卑地向着心中的专业圣地前行。其实,他根本不是想用自己的爱好去挑战别人的专业,只是他的爱好太执着,专业资料又太欠缺,一不小心,他做了一件不少专业人士没能完成的事情,如此而已。

他叫张继灵,1988年生人,是一名警察,不抽烟少喝酒,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就是鱼:捉鱼、观鱼、养鱼、拍鱼。

缘分就那么简单。当初,只是因为在溪水中多看了那么一眼,从此,他就迷上了这水中的精灵。他给自己取了一个网名:“慕鱼不知鱼”,“慕鱼”,羡慕鱼的自由自在,“不知鱼”,是他学习的动力。“专业的世界太浩瀚了,我越钻进去,就发现自己越无知。”张继灵很谦逊,谦逊到网上的科普大咖们直呼,这位“大神”太低调。

今年10月,《福建野外常见淡水鱼图鉴》一出版,就惊动了鱼界。这本由海峡书局出版的生态图鉴,共收录了153种福建野外常见淡水鱼,还有三种新发现的品种。网上,几百万粉丝的大V们纷纷发微博点赞推荐:“一个爱好者能凭一己之力把福建省鱼类图鉴做成这样,实在令人钦佩”“可以让国内不少科研机构汗颜了”。专业人士也表示认可,鱼类学博士李帆说,这本书给大家打开了一个窗口,“填补了福建省内缺乏相关淡水鱼类图鉴的空白”。

赞誉迎面而来,让张继灵颇有成就感,更让他高兴的是,家人态度的转变。看到新书,平时严厉的父亲,嘴上虽然不说,但那天晚上,酒是多喝了两杯。

(二)

从别人眼中的“不务正业”到“填补空白”,这样的转变,个中滋味,只有张继灵自己知道。

张继灵说,以前,他只是凭着兴趣,出没于花鸟市场,挑自己喜欢的鱼,“那时,只是单纯地觉得有意思,喜欢而已。” 2016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加入了自然宣教中心,当了一名志愿者。当他向公众科普淡水鱼知识时,他发现,自己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不是简单的“玩玩”而已。

“我们福建山多溪流多,淡水鱼种类也很多,但公众对这一块关注度不高,说起来就是‘椒盐小溪鱼’。”当了志愿者,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他才发现手头的资料少得可怜,而且公众的认知也很少。此时,他萌生了要给福建鱼儿留一份档案的想法。

说干就干,他开始摸索着前进。自己学习,加上鱼友的帮助,他的“经验值”不断增长,彻底走出“新手村”。2017年,在省观鸟会牵线下,张继灵的想法得到了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副总经理林彬的大力支持。一方在构建生态中国的档案库,一方有热情有干劲,一拍即合,敲定了选题,明确了方向,“干就完了”!

但,张继灵毕竟是半路出家的“门外汉”啊。一本合格的生态图鉴,需要严谨的科学数据、相对正规的影像资料、正确的种类辨别……种种难题像拦路虎,横在他面前。

此时,他手上只有一本上世纪八十年代出版的《福建鱼类志》,开局一本书,如何“打怪升级”,挑战“专业”?

“硬着头皮往前冲啊。”张继灵的倔强支撑着他。

他开始规划行程,采购设备,一番折腾之后,他的家变成了一个水族馆,全是鱼缸。接下来,两年多的业余时间,他跑遍了福建每一条重要的溪流和这些流域的菜市场,近一点的自己开车,远一点的就坐动车再换大巴。

做图鉴,毫无疑问,最重要的是图片的质量, “活鱼和死鱼有很大差别,色彩、光泽度等等,稍有差错,就会影响辨认,很不专业。”张继灵说,他图鉴中的每一个鱼种都是活体拍摄。为了保证效果,他需要把采集回来的每一条鱼,运回家中的摄影棚。

“运输是个难题。”近一点的,自己车上有设备,问题不大,远一点的就麻烦了。活鱼是不让带上动车的,他只好请朋友帮忙,联系大巴或者客车,历经万难运输回榕。

那些奔波的日子,忙且充实。今年疫情期间,作为一名监狱警察,他长时间处于封闭隔离状态。工作之余,他一方面整理书稿,一方面按捺不住思念,他在朋友圈写道,“深夜总想起一双儿女……短暂的陪伴割不断思念,亏欠得太多反而觉得自然而然,回想起这些年拿起相机对准他们的时间还不如一只菜市场的鱼……”

思念是折磨,但也是一种动力。疫情期间,他沉下心来,完成了书稿。海峡书局生态中国项目负责人曲利明说,福建的鱼类有200多种,张继灵采集到153种,“相当难得了”。

(三)

通过这本书的创作,张继灵意识到,野外淡水鱼对生态的重要作用。

张继灵说,众所周知,福建生态之好,在国内位于前列,“但好在哪里,其中就要看生物多样性。而我们的野外淡水鱼种群,就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指标。”在这些年的调查中,他发现,福建野外淡水鱼种群虽然变化不大,但已经存在许多隐患。

“栖息地的破坏、外来物种的入侵,是当前原生鱼生存面临的最大威胁。”张继灵说,变化是缓慢的,有时候我们可能没有发觉,但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不知不觉我们原生鱼的生态平衡被破坏了。他举例说,以前野外采集,溪鱼的种群随处可见,现在必须深入到山里,而且个体也在变小。同时,罗非鱼、埃及塘鲺等入侵物种,破坏能力极大,对福建的原生鱼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再这样下去,对我们的生态结构会造成很大的破坏。”张继灵有些激动了。

那我们能做什么呢?

“从身边做起,保护环境,不随意放生,坚决抵制电鱼、毒鱼这样的行为。”张继灵说,通过这一次给福建的野外淡水鱼做“人口普查”,他更加认识到科普的重要性。他也希望自己的这本图鉴,能让更多的人爱上鱼,从而参与到保护生态的行动中去。

曾有许多人不理解张继灵的爱好,但正如庄子里的那句“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一样,张继灵,他知鱼之乐,并且,乐在其中。

(陈文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