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翔安检察版

2020-12-14 16:55:45 来源:海峡法治在线

​主动创稳 持续发力

新时代对检察工作不断提出新要求,推进普法宣传,是一层不变还是积极创新?面对矛盾纠纷,是简单结案还是用心深入积极化解?

时代出题目,实干来作答。近年来,厦门市翔安区人民检察院主动创稳,出台践行“枫桥经验”的工作方案,充分发挥检察职能,有效化解矛盾纠纷,不断探索创新工作,在维护稳定的前端、中端、后端分别着力,形成新时代“枫桥经验”翔安检察版,有力服务发展稳定大局。

注重源头预防,在前端筑起法治“防火墙”

围绕“源头预防 法治引领”这个中心,翔安区检察院立足区情实际,着力打造“普法集市”送法进村居品牌,为群众量身定制“普法套餐”。走进辖区各村(居)每月一次的“赶集日”现场,集中宣传扫黑除恶、反诈骗等群众关心关注的法律知识。自2018年以来,翔安区检察院“普法集市”专题法治宣传活动共计开展12场次。除此之外,立足辖区职业高校较多、在校生或受害或涉罪情况突出的现状,翔安区检察院树立“戴姐姐说法”送法进校园品牌,巡回开展预防大学生涉罪专题活动,实现辖区8所院校全覆盖,线上直播活动被评为“全国检察品牌活动二十强”。

为了第一时间对涉检问题进行监测,及时反馈处理,防范问题扩大化,翔安区检察院“线上+线下”全面构建多方位预警机制。通过采购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延伸触角开展“线上巡回检察”,成立专门团队每天监测群众在网上反映的涉检问题,梳理排查后由责任部门调查核实。在“翔安检察”微信公众号上,智能法律咨询系统“小法问答”的访问总量达3594人次。线上靠科技,线下靠“检力”,翔安区检察院在辖区5个镇(街)挂牌设立巡回检察工作站,在13家企业设立涉案青少年就业帮教服务点,院领导、未检干警分别担任辖区9所学校的“法治副校长”,形成巡回检察工作网络全覆盖。

实现矛盾案中化解,在中端促进案结事了人和

杜绝就案办案、机械办案,检察官在办案过程中把群众装在心中,边办案边化解,是翔安区检察院打造新时代亲民型百姓检察院的真实写照。

“检察官在家吗?我遇到一些法律纠纷,想找您请教一下”。在辖区人口最多、同时也承担着较为繁重的海域退养、征地拆迁任务的后村社区,翔安区检察院设立的“社区检察官室”每天都会迎来带着不同问题的居民,即使到了晚上,“法律夜门诊”依旧照常“营业”,而深受群众信赖的驻点检察官郭有道也被亲切地誉为“不下班的检察官”。据统计,“社区检察官室”设立以来,共接受法律咨询2234人次,促成和解77件,息访息诉62件,代书153件,有力保障了社区的安定有序。

除了让检察官“走出去”,翔安区检察院还与司法局会签实施细则,设立检察院“律师办公室”,让律师“走进来”,在案件办理过程中,26名值班律师作为第三方直接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认罪认罚从宽见证等检察工作。

主张“维度加温度”,在后端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提升辖区平安幸福指数不是一家之事,翔安区检察院积极探索“多维度”工作机制,与政法、行政部门双向协作,依托“两法衔接”、驻区河长办检察联络室等平台,拓展监督线索渠道。针对“食药环”领域出现的问题,翔安区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职能,运用检察建议、“圆桌会议”等方式推动并监督相关部门开启专项整治,努力在诉前实现公益目的。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翔安区检察院建成启用全省首个“公益诉讼大数据应用平台”,并同步上线“拍益拍”微信小程序,从人大代表、公益组织人士、记者等中选聘16名公益诉讼观察员,通过“大数据+多方联动”,全面推进实现检察公益诉讼全民共治。

“谢谢检察院对我们的关心,为我们申请了这么多救助金,帮我们解决了燃眉之急,真的很感谢!”一名涉案当事人接过救助金后,激动地抹着眼泪。检察工作不仅有“维度”,更要有“温度”,为了加强对涉案贫困当事人的救济,翔安区检察院坚持司法为民宗旨,在全省首创“司法救助+保险”机制,不断完善司法救助工作机制,健全工作流程,探索特殊救助,创新运用法律援助、经济救助和心理辅助相结合的“三助”机制,全面提升司法救助实效。截至目前,翔安区检察院已为因案致贫当事人发放司法救助金13万元,有效提升司法救助保障效果。

(周岚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