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时光里的野栀子

2020-12-21 14:53:02 来源:福建法治报

要不是栀子树的提醒,我差点儿就记不起老家后山的样子了。

几十年来,这棵野栀子树坚韧地挺着腰杆,站立在时光的潮涌中,丝毫没有倦意,风华如初。树撑成一个巨大的伞 形,枝杈间缀满了一颗颗红色的野栀子,似霓虹,点亮南方灰绿的冬日山林,远看更像火炬,照亮每一双望向它的 眼睛,点燃心底那颗记忆的火种。

“栀子黄,叶儿红,年关脚步近,阿祖乐融融……”当后山的栀子挂红,冬便悄悄降临。彼时我还是个黄毛丫头, 扎着两根羊角辫,挎着小篮筐,随在母亲身后,一脚一脚踏着雾气来到野栀子树跟前。小小个头的我,隐匿在水一 样流动的山岚迷雾中,很快便不知身在何处。我不慌,因为透着雾气我能感受到母亲温润的呼吸,揉揉眼睛,母亲 被露水打湿的双腿近在伸手处。

“红取风霜实,青看雨露柯。”经过秋冬的雨露滋养,渐渐成熟的栀子黄里透着红,椭圆形的果子覆着五至八条翅 状纵棱,顶端残存的几瓣萼片,怒发冲冠似的。我被栀子这有趣的模样吸引,眼鼻愈发贴近,一股淡淡的枝叶清香 随着雾气氤氲开来。不料,这气味“哗”地一下钻进我的心里,然后像树一样生长,分枝,散叶,开花,结果,直 至长成眼前的这棵红红绿绿的野栀子树一般。直至母亲“擦擦”的采撷声传入耳中,我方从这气味中回过神来,不 知为何,竟有些不舍,不舍那种心里被填满枝繁叶茂的感觉。我学着母亲的样子,挑选熟透的栀子采下,不知不觉 间,栀子已密密挨挨地铺满篮底。山雾悄悄褪去,初生的暖阳把栀子照得更加油亮红艳,栀子则将母亲的脸庞映衬 得愈发红润。

野栀子经岁月酝酿成熟离枝,平铺在圆形的晒几上,再整整齐齐地摆放在晒架上,老厝门前的晒架继秋收后又迎来 了火红的忙碌时刻。晒架在大人看来只是晒架,而于村娃而言,它更是一方江湖。爬上晒架,踩在起伏的毛竹上采 刀豆、狗爪豆,仿佛时光被打乱,有种武侠小说中飞檐走壁的错觉。夏夜躺在上头乘凉数星星,秋冬更是精彩,柿 饼、地瓜干、腌菜干轮番登场,晒架简直成了村娃们的零食库,趁大人不注意时偷偷抓上一把,塞进衣兜里,一溜 烟儿跑没影儿了。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发现,晒架见证了多少岁月的结晶,野栀子也是其中之一,那黄澄澄红艳艳的 果实裹挟着数不清的悠悠时光,我仿佛能看到时光在晒架上悄悄流逝,我想这一天我长大了。

母亲将晒干后的野栀子搓去萼片,筛除杂质,并按大小成色分选两等,个头完整饱满、内外色红者为佳,果子较瘪 、色红黄者次之。野栀子干收缩的表皮紧紧抱住果仁,歪斜地似爬上脸庞的皱褶,散发着浓浓的时间韵味。农家里 但凡带“干”字的食物——菜干、肉干、果子干,无一不是时间幻化的结果,这些被时间二次制造出来的美味,裹 着山的味道、风的味道、云的味道、手的味道,这也是时光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火红的野栀子把母亲的眼睛映得通红,那是希望的颜色。是啊,把栀子卖给中药贩得到的一笔小小收入足够支付我 来年的学杂费,母亲怎能不欢喜。记忆中,冬日农闲时,母亲常常天初亮便到山上采野栀子。野栀子与家种的不同 ,长得高大粗犷,需要爬上树才能采到,老树带着露水湿滑得很,摔跤是常有的事。

栀子除了当药材,还是一味不可或缺的佐料。农历正月廿九这天,家家户户都会焖“狗饭”。“狗饭”其实就是糯 米饭,不过,若离了栀子,就不能称其为“狗饭”了。晒干的栀子捣碎后冲入开水,一盆黄澄澄的汤汁清香扑鼻。 浸泡好的糯米和肉丁、香菇丁、花生、豆子等在锅中炒香后,倒入栀子水,合上锅盖小火焖熟,开盖的瞬间,白蒙 蒙的雾气从金灿灿的米饭中升腾起来,带着米香、肉香和淡淡的栀子清香弥漫整个厨房,让人食指大动。原来,焖 “狗饭”通常会焦底,吃着上火,而栀子清凉祛火还能着色,“于身色有用,与道气相和”,杜甫老先生早就在他 的诗中告诉了我们缘由。至于为何叫“狗饭”,村里的老人说廿九这天是“狗”的生辰,煮“狗饭”大概是对牲畜 表示感谢与敬意吧。

家乡的野栀子与庭院公园的栀子不同,观赏型栀子花也称复瓣栀子或大栀子,只开花不结果,雍容高雅,香气馥郁 。而野栀子“花开如玉子如金”,六瓣同心,花朵清秀,花儿摘了也是一样会结果的。儿时,每当后山的野栀子花 盛放,村娃们便一窝蜂地涌到树下,摘下花朵用细竹签穿过,拿嘴吹或迎着风跑,竹签上的栀子花像风车般转动起 来,村娃们奔跑欢笑,小小年纪的快乐握在手里,就是这么简单。

而今,我站在老家的后山脚下,望着那棵隐于杂草葛藤后的火红的野栀子树,中间像隔着一堵厚厚的名叫时间的墙 。冬的暖阳从云中探出头来,落满我一身,只是没有当年的雾,但还有风,拎着时光的影子在慢慢走动。

(郑雯斌)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