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思想的盛宴

2021-01-25 16:04:43 来源:福建法治报

读李建平教授《〈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

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思想有名词和动词两种形式:我们的认知结果,通常叫做thought(思想),但是认知的本质不是thought;真正的认知是一个动词—thinking;一旦停止了thinking,认知也就终结了——它不是一个通过建设性的深切对话实现认知增量的过程。李建平教授的《〈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内容博大精深,为我们提供了实现认知增量的途径。这本书从1986年初版,问世至今近45年,2006年再版,2017年三版,一直都是学术畅销书。它一版再版,年复一年地出现在想读点书、做点研究的学生、老师的书架上。李建平教授几十年如一日,深入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思考和研究,他的思想大都散落在他的几个鸿篇巨作中,犹如大大小小的珍珠,落在我们现实生活的盘子中,叮当作响。你喜欢哲学的话,不能不为之震动。

据我多年学习辩证法的非常粗浅的认知,辩证法常常是“正反合”,这个“合”恰恰就是一个对话;它是有认知增量的,不是“自说自话”,甚至是对抗、“语言的跷跷板”——双方分不出胜负,并且都在力图把对方压住,最终形成不了任何增量。乔布斯曾经说过:“我愿意用我所有的财富获得一个机会——与苏格拉底交谈一个下午。”苏格拉底在雅典既不是大官,也不是贵族。据说他整天在街上向大家问一些问题,永远在提问题,然后通过提问题,让你把涣散的思维聚焦在一些你必须要关注的问题上。苏格拉底的提问还有一个特点——不给你答案,只是让你直面一个个问题,然后自己去得出一个你会得出的结论。苏格拉底的提问叫“辩证法”——通过辩论来证明一个东西。如果乔布斯真有机会借助于时光机器,用他的财富换取见到苏格拉底一面的机会的话,我相信苏格拉底也不会告诉他什么结论,而只是会向他提一些问题。因为实际上,答案都在你心里,只不过它藏在一个你不知道的“子宫”里,他要想办法让你自己得出那个答案,否则,你就永远不知道你还有这个能力。

读书之于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样是摆着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从中可以学习不同的东西,他们的学法有高下之分。以我读李教授《〈资本论〉第一卷辩证法探索》为例,冒昧地把学法分为五档,咱们从低往高说。

第一档是学“感觉”。很多书你可能读过一段时间就忘记了,但是我听说过一个理论:对于你过去认识过、交往过的人,他们说的话做的事你都可能会忘记,但是你不会忘记他们带给你的“感觉”。你喜欢这个人、讨厌那个人,这个人总是让你感到很温暖,那个人总是让你感到威胁,这种感觉你一直记得。可能因为“感觉”是人脑更深层的记忆,记在杏仁核之类的地方,而一般的细节是记在前额叶里 —— 不管是什么原因,“感觉”是更强烈的记忆。

以我自己为例,十多年前,我在福建师范大学长安校区电梯里,第一次遇见李校长。我清楚记得那是2009年3月25日,福建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面试。我因当时任职单位的工作安排,曾采访过文学院的孙绍振教授。我只认得孙老师,所以,见到的教授都以为是孙教授。我与“孙教授”一起乘电梯,我冲着“孙教授”点头致意,他在打电话,一点反应都没有。进了面试考室,看到那个“孙教授”就坐在评委席的中间,走近看看坐签,原来这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建平校长。这是一种感觉,就像杨健民老师在《南大学者的质感》中所论及的大学者气质,他们都会给人留下特别的印象,深刻并感染人。

第二档是学“观点”。读书人的观点和立场应该是自己的,不应该直接学习别人的。一方面要多读各种观点的书,兼听则明;另一方面就是要敏感地区分哪些是作者本人的观点、哪些是学界公认的观点、哪些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哪些是未必可靠的事实。多年来,李老师坚持不懈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极高深的部分灌输给我,给我讲《资本论》无与伦比的精美结构、《资本论》丰富多彩的辩证法。可我还是一知半解。李老师总是告诉我不要深陷于这些逻辑的陷阱,要从中跳出来,得出自己的结论和观点。

第三档是学“事实”。越是读书多的人,越重视一本书里是否提供了新鲜的事实。现在价值最高的事实可能是学术界最新的研究结果,特别是实验发现。李老师的住所就是一座小型的图书馆。特别在三楼开辟了阅览室,陈列了非常齐全的各种书籍、报纸、学术期刊、内参等。老师每日定时早起,在阅览室阅读、剪贴各种材料。这是老师花费大量时间为各种材料“建档”,非常重要的文档,宝贵自不待言。老师制作的材料,涉及法治建设方向的,都会慷慨地借给我几天,供我借鉴学习。多年熏陶下来,现在我也懂得了研究要注重收集归纳资料、注重事实的紧要。

第四档是学“理论”。理论是把事实串联起来形成观点的逻辑过程。事实和观点都是“点”,理论是把它们串起来的线。学习理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在理论研究方面,过去有的学者搞对经典著作的片面摘引,打“语录仗”,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已经在中国传播了一百余年,但有些还需要深入理解,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继承和创新,需要经过一代又一代学者的不懈努力。

第五档,也可能是最高级的学习,是从书中跳出来,学习作者的情怀。十几年来,李建平教授为了马克思主义事业,担当在心,责任在肩,不分寒暑,走南北、闯东西,兢兢业业,从无微词。他每去一个地方,在车上,在飞机上,都会在手机上写一些短诗,叙事抒志。积累下来,汇集成了《途中吟》。2017年,李老师已经做好了出版此诗集的准备工作。但这两年有些更紧要的工作需要他全力去做,也就把这事暂时搁置起来。

所以,读书读到这一层会有特别的趣味,你会特别感受到学者们特别的气质,特别坚定的理论自信和对事业的不懈追求。他们向我们诠释了,通过人与人、人与世界之间的对话,去点燃人、鼓舞人和唤醒人的教育理念。这种思想,对我们做好法治工作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黄丽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