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万竿修竹送春来

2021-02-04 12:43:51 来源:福建法治报

车过古田会址二三里,尚未进入梅花山,忽然发现,自己早已置身于竹海松涛簇拥下的大片村落。有潺潺溪流,参差农舍;有竹篱农田,曲径通幽。几乎清一色的带着围墙花草院落的小别墅。有大道通衢,穿村而过,一头连着厦蓉高速大千世界,另一头通往风光旖旎的梅花山。

此地名谓竹岭,涵盖凹头、竹下、岭下、吉口四个自然村。

竹岭,一个放之多地而皆准的地名。在上杭,在闽西,在福建,在南方,在全国,有多少地方,虽未必都以“竹岭”为村名,却都拥有成片修竹,满山满岭恣意生长。竹岭,你拿什么来让自己脱颖而出,让自己成为人人向往的美好家园?

竹岭人以行动作答——以竹之精魂,竹之通透,竹之坚韧,没有抵达不了的春天。

主人驱车带我们去吉口自然村,远观妈祖庙。该自然村与古田镇政府所在的溪背村毗邻,有“知青路”穿越田畴,是用厦门知青捐建竹岭小学的余款修建而成。沿着这条知青路隔溪而望,那座已饱经风霜、垣残壁断的旧屋,据说便是当年红四军第二纵队司令部所在地。门楼两边的对联及当中的横匾已被刻意凿毁,大家竭力辨认,也只蒙出几个似是而非的字:“河山并峙祥光远;日月升恒瑞气多”,但“升恒”对“并峙”似乎不大工整,料或有误,却怎么也无法看清更多。

这是一条有趣的线路——从红色革命,到上山下乡,再到今天政府号召的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几乎串起了一个山村乃至整个中国百年寻梦的历程。

竹,是古人心中的“四君子”之一。古往今来,咏竹诗文不啻恒河沙数,而梁人刘孝先的《竹》诗则独树一帜,余韵悠长,读之怆然:“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耻染湘妃泪,羞入上宫琴。谁人制长笛,当为吐龙吟。”然而人生不满百,何必如此诗?徒有孤高自许,却只会自哀自怜;坐等生命在与世脱节、无人问津中衰老消亡,却无力主动破局,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又何尝不是对竹的一种误解?事实上,以竹的博大胸襟、广泛用途,决不是只有制成长笛、为一人“吐龙吟”才算材尽其用。

君不见,竹可成文。竹简为证,汗牛充栋,说的都是竹简之书。竹可入画。画家笔下的竹叶,从“个”字、“介”字、“川”字、“分”字到叠叶法,个个灵动秀逸,一“个”更比一“个”强,分明是渐入佳境步步高。竹可发清音。丝竹管弦,箫声笛语,竹韵竹趣,物我两忘。竹可成巨著。以竹制成纸,以竹管擎起狼毫,当年曾记录数千年华夏文明,绘就九万里锦绣江山,如今正大笔书写着一幕幕竹岭式的乡村故事——走出深闺,登上时代列车,实现华丽蝶变,融汇成和平与发展主旋律下万木争荣的盛景。

竹岭人,显然不是那种困守深山自怨自艾,坐等别人来拯救的“刘孝先之竹”。竹岭之竹,俨然是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入得书房,出得乐坊,随心挥洒,皆成文章——那是一篇篇试图经世济民、脱贫向富,争先进位不停步的大文章。

而罕有人知的是,竹之挺拔刚劲如此,可它竟然不是树,而是草。作为多年生禾本科竹亚科的植物,无论是低矮似草,还是高如大树,都属于草本植物,而非我们想象中的木本植物。

一株“草”,是怎样修炼成这等堪与大树比肩的丰姿与风骨?“宁折不弯”,固然是竹的“十德”之一;而“奋进不止”,同样是竹之德——虽有竹节,却不止步,餐风宿露,信念不死,奋发向上不止息。

竹之别名“不秋草”,四季皆春,万古长青。

漫步竹岭北麓五福沟,细雨潇潇,润物有声。漫山野菊花恣意开放,分明金秋时节,我竟仿佛听见雨后春笋破土而出的声音。一株株,一丛丛,千山万壑拔节而起,直抵蓝天白云,浩瀚长空。

(林永芳)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