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读书就像破案

2021-04-01 13:09:27 来源:福建法治报

读罗翔《刑法学讲义》

《刑法学讲义》

罗翔 著

云南人民出版社

刑法与每个人的生活都密不可分。罗翔让本来枯燥专业的刑法课变得“津津有味”,读者直呼上头,“根本停不下来”。刑法常识结合法理精神,兼具法律与人文的力量。本书为读者提供了相对完整的刑法学习体系。

最近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罗翔爆红网络,他在B站非常受欢迎,有1000多万人跟着听他聊刑法知识。自打我在视频上看了罗翔的演讲之后,便对他有了一种天然的好感。这份好感不仅来源于他能把抽象枯燥的刑法讲得生动有趣,更在于他的言辞没有故弄玄虚的炫耀,十分接地气,但是足够锋利也足够准确。我特意找了他的《刑法学讲义》来读。《刑法学讲义》涵盖刑法演变、犯罪论、刑罚论以及具体罪名的定罪量刑,为读者提供了相对完整的刑法学习体系。他分析发生在张三身上千奇百怪的案例,还有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对我国司法实践有着重大影响的真实案例,激发读者去独立思考,提高法律感知能力。

当下,社会生活变化太快了,像一只射出去的箭在飞速地移动。同时,每隔一段时间,方向和趋势都会发生微妙的变化。想用法律描述当代社会生活非常困难。假如你站在原地“草船借箭”,快速变化的物体马上就会失焦。莎士比亚有句谚语:要是你弄丢了一支箭,就朝着同样的地方,射一支同样分量的箭去找它。罗翔对刑法的解释就像一支紧跟时代的箭,他有时候飞得更快。

这就是我之所以推荐这本书的原因,因为它牵扯到一个重大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愿意学习刑法?不是因为凶杀、暴力、色情的内容吸引眼球,而是因为包括刑法在内的每一门学科都可以引发人们严肃的思考,启迪人们对真理的向往。我们这个时代,学习的方式正在发生一次巨大的变革。简单总结:我们正在经历从“考试式学习”,向“破案式学习”的过渡。

过去的学习,知识的门类是固定的,问题也是清晰的。不管是一个数学方程怎么解,还是相对论到底在讲什么,所有的问题都很明确,而且这些知识都已经被体系化,以文字的方式确切地写在那些经典里,你只要去学就可以了。所以,你的学习方式应该是按部就班的勤奋学习。学习效果由各种各样的考试来衡量。这种学习模式可称之为考试式学习。

从“考试式学习”到“破案式学习”,过去的学习,是面对已知的学习;现在的学习,是面对未知的学习。人类的有限性,让我们无法获得对世界的整体性认识。我们对真理每一个面相的把握如同盲人摸象,任何知识都需要接受必要的怀疑,以摆脱知识的独断与傲慢。

破案,看上去像是在进行逆向思维,由果到因,但其实在侦探脑海中,快速发生着“成千上万个”正向思维,无数的由因到果。这些因果逻辑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着你的破案能力。正向思维,就是从因到果的思维,从已知预测未知的能力。踢一脚足球,我预测它就会飞掉;按下开关,我预测灯就会关掉。擅长正向思维的人,都是“因果逻辑收集者”,平常在大脑中收集、整理、存放了大量的因果逻辑,以备随时调用。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福尔摩斯第一次见到华生的时候。他马上判断出他是一个从阿富汗回国的军医。为什么呢?因为华生有医务工作者的风度,同时还有军人气概,那他肯定是个军医。左臂动作僵硬,说明刚刚受过伤。那当时什么地方刚刚打完仗,有可能让一个军医受伤呢?阿富汗。所以,结论就出来了。

对刑法历史的理解也是一个典型例子。《汉书·刑法志》追溯刑法的历史,说禹的统治时期,社会风气大不如以前,无奈之下发明了肉刑。我们在教科书上读到,肉刑共有五种,分别是墨、劓、刖、宫、大辟。墨就是在脸上刺青;劓就是割掉鼻子;刖就是把脚砍断;宫就是损害生殖器官,对男女罪犯都适用;大辟就是死刑。《荀子·正论》记录过象刑,那是尧舜时代的制裁手段,还是这五刑,但被称为象刑。“象”是“象征”的“象”,顾名思义,所有惩罚方式都是象征性的,该处以墨刑的,戴一个黑色的头巾就可以了;该割鼻子的,系上草编的帽带;该砍脚的,系上特殊的麻鞋;该处以宫刑的,把衣服的前襟剪去一截;该砍头的,穿上红色的、不缝边的、没有衣领的衣服就行。

求知就好像搞科研和破案。如果你有个案子要破,你会非常强烈地需要信息,但是你接收信息完全是主动的,你明察暗访,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你会忽略大量无关的内容,你还知道什么时候应该静下来想一想,什么时候应该跟人讨论一下,什么时候应该采取行动。福尔摩斯说自己用的是演绎法,其实不准确。破案是归纳法。演绎法是按照规则推导一件事的结果,归纳法是从结果追溯缘故。你是从一具尸体出发,找到那个最最关键的环节,一举击破,推测是谁杀了他。还有另一种方法,是“拆”,把大谜团拆成小问题,拆着拆着,这个谜自己就解开了,剩下的就是一个个的具体问题。原本是一个毫无线索的谜,把边界一步步收窄,就变成了一个个可以解决的具体问题。

读《刑法学讲义》,不妨当成进入一个推理世界,在各类案件或明或暗的线索里探寻各种谜题,锻练法治思维能力。我们的阅读节奏注定不是固定的,经常要倒回前文确认细节,还要停下来整理这些细节,不断寻找线索,尝试各种排列组合,和作者做一场破案竞赛,看自己能不能在作者揭晓谜底之前抓到凶手。这些,也许会颠覆你对于法律的认知,培养出独立、睿智的思维方式,带着法律的智慧回归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去。

(黄丽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