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互联网时代“影响的焦虑”——读《真话与道理》

2021-06-07 10:56:12 来源:福建法治报

4月底,被视为魔幻电影经典的《指环王》重映,却在票房与口碑上均遭遇滑铁卢。20年前观众普遍认为兼具视觉享受与艺术魅力的史诗大片,在今天一些年轻观众眼中,却是“剧情拖沓”“又臭又长”。这一反差在文艺界和评论界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美国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在其代表作《影响的焦虑:一种诗歌理论》中提出,文学史上的“后来诗人”总是处于前辈“强者诗人”传统影响的阴影里,由此形成了“影响的焦虑”;为了跻身“强者诗人”之列,“后来诗人”必须时刻面对前辈造成的“影响的焦虑”,并努力克服它。然而,《指环王》重映遇冷似乎表明,在互联网时代,“影响的焦虑”发生了颠倒。不少经典名作的影响力,如今比不上所谓“大IP”的网络文艺。毕竟这是个文化快餐、碎片阅读的时代,这是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曾经的经典如今可能过时。社会快速转型下,大众也好追新求异,审美品位不断发生颠覆性的快速转变,不少经典作品对当代观众失去了吸引力。那么,曾经经典的作品不再有“影响的焦虑”了吗?今天的文艺作品,不再需要仰望传统的经典了吗?大众审美快速转变的今天,文艺创作还需要或有可能追求卓越、成为经典吗?

这些疑问,不仅是文艺创作者需要思考的,也是文艺评论家需要解答的。青年文艺评论家胡一峰新出版的《真话与道理》,就在答复这些问题。他在书中借用一位西方哲学家的话说,古代艺术品之所以无法被修复,是因为那种“对神灵的崇拜”和“有生气的灵魂”,由于“周遭世界”的变迁而没有了。换言之,一些经典作品的语境和当下的时代氛围已经大大不同,许多传统经典已经失去了当时的“生长土壤”,难以被当下的大众所理解,其经典艺术价值也就被慢慢消解了。用胡一峰的话来说:“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而创新意味着改变,改变意味着适应,适应又意味着舍弃。昨日的经验有时候会变成今天的枷锁。”可以说,如果没有适应当下观众艺术需求的创新,经典作品的“影响的焦虑”可能会变成枷锁。

近年来文艺作品“爆款”频出,但真的对经典作品造成“影响的焦虑”吗?社会的巨大变革、大众审美的快速更迭也是对文艺创作的巨大挑战:对一些创造者而言,创新成了疲于奔命的任务。一些影视剧在迎合观众多变的口味时,不免出现一些问题。在《真话与道理》中,胡一峰对不少热门影视剧提出了辛辣批评。譬如,在他看来,《长安十二时辰》虽然制作精良,但在表演上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而本来基于厚重故事内涵可以形成的大气醇厚的史诗品格却流于画面表面的精美。他还指出,《清平乐》服化道考究,也塑造了去类型化的皇帝形象,可遗憾的是,该剧没能成功地构建一个属于赵祯的世界。尤其剧情过半时“宏阔的历史氛围越来越淡薄,宫斗的影子却渐次清晰,终于,《清平乐》仿佛一个倒走的人,目的地分明在前方,却越跑越倒退”。一旦对标经典影视剧,当下影视剧的缺点就显而易见了。他以1987年版电视剧《红楼梦》为例,其中的服化道和画面很精美,但与故事、人物浑然一体,电视剧整体效果非常好,所以人们反而不会特意称道其服化道和画面。他总结道:“画面之精美对于一部作品确有意义,但这种意义不但有限而且边际效用递减……毕竟,我们看影视作品时,‘看戏’永远大于‘看画’。”他还犀利地批评,一些文艺作品自我陶醉于一己悲欢,浮光掠影地表现生活,或心浮气躁地捏合情节;一些文艺作品题材源自现实生活,内容很好,可在影视创作后反而陷入“作品不如素材感人”的窘境;还有一些影视剧质量平平,却靠蹭热点、雇水军、买数据甚至制造低俗话题炒作等方式博取大众眼球。他深刻剖析了这些乱象的本质:“商业的逻辑、资本的力量、浮躁的心态往往压制甚至取代了艺术的逻辑、文化的追求。”这种情况下的“爆款”只能是资本的焦虑,而不可能有良好的影响。这些乱象的产生,令不少人时时追忆过去的经典影视剧——这种追忆正是“影响的焦虑”的表现。《指环王》重映的争议,也说明其在相当多观众心中仍是经典。如果对经典作品“影响的焦虑”缺乏清醒的认识,影视剧可能会沦为资本的傀儡。

从某种意义上说,文艺评论也是塑造或突破“影响的焦虑”的重要工具。客观评论影视剧的不足与优点,有助于创造者扬长避短,探求经典生成的路径;也有助于观众提高审美品位,发挥优质作品的良好影响。胡一峰在书中认真评论了近七年来的五十余部戏剧影视作品,类型丰富,呈现了他对新时代影视行业和文艺评论的专业思考。无论是批评还是赞美,都体现了他对文艺评论的立场和态度,也就是他书名所喻示的——说真话、讲道理。真话与道理有时不太悦耳,却是人类世界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也是“影响的焦虑”的重要组成部分。

(郑珊珊)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