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采菇记

2021-06-17 10:08:44 来源:福建法治报

野菇在我们那儿乡下的方言叫做“福”。发音时上齿轻轻触碰下唇,要说得短而紧促方才正宗。每当从老乡们的嘴里听到这个亲切的字眼,我马上能感觉到,山野间无尽的夏季带着她特有的味道朝着我们扑面而来了。

先说说我最熟悉的“沙菇”吧。这种蘑菇生长在河流冲刷而生的沙地上,通体乳白,菇脚细长,菌盖小而薄。别看它小,入口却滑嫩鲜甜得很。初夏时节凌晨前后,一朵朵沙菇借着月光破土而出,自由生长,像一只只白色精灵。可这小东西呀非常娇嫩,尤其怕日晒,一见天光便会萎靡凋谢。想要采它,必须半夜四点来钟就起床,挎上一个垫满松毛小篮子,打着手电去。每到小伙伴约好要去采沙菇时候,再贪睡的娃儿也不会赖床,一边揉着惺忪睡眼一边紧跟大部队 过小河,朝那片寂静清凉的沙洲走去。随着脚下的沙土渐渐绵密柔软起来,有经验的孩子开始放慢脚步,打起手电细细在周边查找。沙菇绝对是让人惊喜的生物,它喜欢群生,只要发现一朵,顺着它的方向便是一路有。有的地方往往密密挨挨一片都是,我们乡下有这规矩,先见先得,其他人不能强抢。一旦发现目标,眼尖手快的山里娃马上捡起树枝绕着菇群划一大圆,把战利品都揽进包围圈里,只待慢慢采摘。如水月光下,原本寂静的沙洲沸腾起来,小孩子们发现菇群、追逐嬉闹的欢喜尖叫,惊起了竹林里浅眠的款款飞鸟,也激起河水深处游弋的阵阵鱼群。

天才蒙蒙亮,娇羞的沙菇已然谢幕了。孩子们带着满身细沙,挎着竹篮迎着朝阳归来,当然是几家欢乐几家愁。不过,在 过小河之前,几个带队的大孩子都会找机会捧一捧洁白的沙菇悄悄放在跟屁虫小娃儿的篮中。规矩不可破,情分更不可破,乡野之间、方圆之中自有一份爱和度。回到家,用井水轻轻冲去沙菇上的细沙,一把食盐,几根香葱,其他别的佐料都不要,拿去煮面吃,全然一番天赐的鲜美爽滑!

除了沙菇,我儿时常吃常见的还有奶菇、火炭菇等。奶菇也叫奶浆菌,个头如小娃娃的拳头般大,全身泛黄,生长在高山上的松树林里。炎热的夏季,若遇上一阵暴雨,奶菇就如雨后春笋般疯长,从厚厚的松针落叶中探出脑袋,一群群,一簇簇,真是皮实可爱!奶菇顾名思义,有个显著特点是,无论你碰断它身体的任何一处,都会流出如同牛奶般乳白的液体。奶菇比较常见,山里人时不时采集了挑出来卖,虽然口感不像沙菇那么脆滑,但爆炒和炖汤都是浓郁的鲜甜,好吃之余,还有食补药效。

至于火炭菇,这厮便有意思了,它产自深山,养在自然,也有手掌心般大,圆乎乎的,成熟了像一把撑开的百褶伞。还未被人采下时,它是灰白色的,一旦被人采下,色泽就逐步变深,由灰到通体黝黑,活像个生闷气的黑炭。火炭菇鲜嫩多汁,与猪肉、鸡鸭同炖最为美味,十里飘香,一点不亚于云南鸡枞。所谓“离地炭黑渐呈现,肉质肥厚脆鲜甜”,说的就是它。但是近几年,常常听说有人将另一种叫“亚希褶黑菇”的野菇当成火炭菇误食丧命的新闻,所以如果没有经验丰富采菇者的技术加持,这山珍到嘴里还真有点心惊胆战的味道。其实怕野菇有毒,我们那儿最常见的鉴别方法是与大米同煮,倘若米饭变黑就不能食用。什么道理我不知,却很见效,这都是山里人祖辈相传的智慧。

说到野生蘑菇,就一定得说说其中的金领阶级——红菇。“菇中之王”声名在外价格不菲,全因它营养丰富且不能人工培植。红菇这玩意在我小时候很常见,谁家上山砍木头刚好碰上几朵,用衣服一裹,回来便下锅炒吃了,不是什么值钱东西。而今,一斤上好的晒干红菇可以卖到一千元以上的价格,这让很多人想尽办法在大山里四处寻摸,难得碰上几朵,哪里舍得自己吃了,都留着晒干卖钱!采到了红菇还不敢张扬,悄悄抹平来去的痕迹,死死记住采摘的所在,生怕别人知道了来年抢先了去。我有个婶婶,别看她又瘦又小,最擅长翻沟走岭地采红菇,一个夏天能挣大几千块。听说周围几座大山的产菇地都记在她心里,可她谁也不告诉,连亲儿子也不告诉。曾经有人想偷偷跟着她,却哪有她走得溜?进了山人影都不见,早也跟丢了。“红菇呢,半开未开的最好最甜,全开鲜味就散了。”婶婶不无得意、半洋半土地对慕名而来的买家说,“你以为谁家都有这么好的福?”这些年行情俏,有的人脑洞大开,在红菇干里掺泥、在菇脚里加铅珠以图增加重量,黑心之余更让人哭笑不得。离开故乡以后,我不但再没吃过那脆爽甘甜的清炒鲜红菇,连偶尔在饭店里吃到的红菇汤也觉得寡淡了许多,终究不是从前的味道。

“肥牛炙美小火炉,甘脆新蔬山野菇。喜气加椒冶小厨,醉何如?共我醍醐放炮竹。”野生蘑菇的美味是人工培植之物无法比拟的,而采摘野菇的乐趣更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经历。现在的孩子们,莫说沙菇、乳菇、火炭菇一类,恐怕连香菇是如何长成的也没见过。我很庆幸,自己生于乡土长于大山,人生海海,很多人事与心情都在漫长旅途中烟消云散了,但对大山的感恩,对自然的敬畏永远流淌在我的血液中。即使如今身在水泥大厦的城市,游走在形形色色的人群,滋养我的仍是骨子里那片对天真自由执着向往的赤子之心。

(吴咏虹 作者单位:邵武市人民检察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