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方念平生马少游

2021-07-15 12:47:31 来源:福建法治报

马少游是一个传奇的存在。

马少游,何许人也?没多少人知道他。如果不是他的堂哥——东汉伏波将军马援,他必将湮没于东汉的乱坟堆中。

马援,字文渊。陕西扶风茂陵人。他东征西讨,西破羌人,南征交趾,未尝一败。“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这二句就是马援的名言。马援并非武夫,他长相俊美,能文善相马,而且擅长作生意,豁达大方,从戎之前将所有财产变卖折成钱,分给穷苦人家。

在堂哥伏波大将军的万丈光芒下,怎么可能有马少游的生存空间?让我们来看《后汉书·马援传》中留下的关于马少游的一点蛛丝马迹:封(马)援为新息侯,食邑三千户。援乃击牛酾酒,劳飨军士。从容谓官属曰:“吾从弟少游常哀吾慷慨多大志,曰:‘士生一世,但取衣食裁足,乘下泽车,御款段马,为郡掾史,守坟墓,乡里称善人,斯可矣。致求盈余,但自苦耳。’当吾在浪泊、西里间,虏未灭之时,下潦上雾,毒气重蒸,仰视飞鸢堕水中,卧念少游平生时语,何可得也!”

关于马少游的记录仅此数十字。在《后汉书》连正儿八经的官方记录都称不上。大意是说人生一世,只要有吃有穿,有一乘代步的破马车,有几匹勉强还能走的瘦马,就算行动缓慢也没关系。做一个郡的掾史这样的小官,大事上不糊涂,守着祖先的坟墓,乡里人都说你是个好人就够了。金缕玉衣,肉山酒海,高官厚禄,娇妻美妾,那都是多余的非必需品,追求这些,就是自找苦吃。

我自然地联想马少游是像陶渊明一样超脱的高人隐士,不过好象又不是。陶渊明说“耕植不足以自给”,有几个文人咽得下耕植之苦,于是只能在菊花从中等人送酒食。马少游是清醒的,他当个小官谋个事做,至少老小不会跟着自己的清高饿肚子。马少游简单的人生,并不代表他头脑简单,他不与统治阶级对立,而是相与为安,这是一种高超的人生平衡。

马援与马少游,这是二种截然不同的人生,从生命个体的角度来说,并无高低之分,只是对人生的不同理解。

马少游的时代距魏晋还有二百年,他算是魏晋风度的祖师爷了。沉寂几个世纪后,直到唐宋人品大爆发,大有风头盖过堂兄的趋势。刘禹锡诗曰:蒙蒙篁竹下,有路上壶头。汉垒鼯斗,蛮溪雾雨愁。怀人敬遗像,阅世指东流。自负霸王略,安知恩泽侯。乡园辞石柱,筋力尽炎洲。一以功名累,翻思马少游。

这首诗后来因黄庭坚的著名书法作品《经伏波神祠》而广为人知。“未尝一事横于胸中”的黄庭坚,大声喊出对少游的羡慕。黄庭坚所处的北宋,马少游更是圈粉无数,就连王安石这位改革斗士都感慨:已知轩冕真吾累,且可追随马少游。他的朋友兼对手苏轼更有多首写马少游的诗作:“不须更待飞鸢堕,方念平生马少游。”那是一种人处江湖,身不由己的悲怆!另一首:红薯与紫芋,远插墙四周。且放幽兰香,莫争霜菊秋。穷冬出瓮盎,磊落胜农畴。淇上白玉延,能复过此不?一饱忘故山,不思马少游。吃着紫薯山药,说不思念马少游,这不是自己骗自己吗?一生颠沛流离,才高八斗的苏学士,才是真正体会马少游的知音。

“山抹微云秦学士”的秦观,崇拜马少游干脆把自己的字太虚改成少游。这位放浪形骸的婉约派大师,如此崇拜澹泊如水、一无长技的马少游,令人深思。宋人崇尚意趣,注重个人心灵的抒发,庙堂之上,尽是文化水平极高之官员。在激烈的党争之余,无论守旧派或改革派,都急需找个心灵的寄托,与马援形成巨大反差的少游无疑是最佳人选。

再往后,明·王蒙七律《闲适二首》诗有句:古今我爱陶元亮,乡里人称马少游。在王蒙笔下,淡泊名利、无意功名的马少游与陶渊明平起平坐。可惜的是,这位留下《葛稚川移居图》等许多隐居题材的大画家,却因胡惟庸案牵连死于狱中,让人扼腕。陈继儒在《小窗幽记》录下了这二句诗,他屡次以疾病为由拒绝皇命征用,最贴近少游的生活态度。

“养生欲学嵇中散,知足谁如马少游。”林则徐的联语清心寡欲,知足为安,当是人生的大哲学。

《后汉书·马援传》中这四十一个字,无意间复活了马少游,是偶然,是必然,我不得而知。我想,这永远是一个出世入世的矛盾,是朴素内敛的自然处世思想在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叹息。

“平生颇诧任公子,末路方思马少游”。马少游,让我们在寂静的深夜,一遍遍思考什么才是通达知足的人生况味。

(谢春武 作者单位:闽西监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