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国内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那一刻,他笑了

2022-07-08 11:22:10 来源: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7月8日讯 夕阳西下,只留下一抹晚霞映照着大地。从工厂出来,阿强快速赶回家。此时,妻子正在做饭,放暑假在家的3个孩子边聊天边帮妻子做未完成的手工。

看着这一幕其乐融融的场景,想到患自闭症的儿子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在生活技能、学习习惯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大女儿参加高考,成绩超过了一本线,阿强笑了,自然、自信而又自豪。

这是近日晋江市法院执行局法官前往阿强家中回访看到的一幕。对于阿强来说,这样的笑容久违了。

阿强是来晋务工人员,夫妻两人育有3个子女,其中10岁的小儿子患有自闭症、智力二级残疾,一家5口人租住在仅10平方米的老旧房子里,生活十分困难。

2016年3月,阿强进入林某的鞋塑厂从事帮面管理工作。不曾想,次年4月,他在操作冲床机台时不慎被伤,经鉴定为九级伤残。事故发生后,林某置若罔闻。

2019年3月,阿强无奈之下向晋江法院提起诉讼。因林某始终未履行法定义务,2020年5月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然而,林某工厂倒闭、名下又无可供执行的财产,案件陷入僵局。但阿强的事情一直牵动着执行局全局人员的心。

阿强的妻子为了照顾患儿不能外出打工,阿强又因伤残求职困难,让这个困难的家庭雪上加霜。为了拿到法定的补偿,阿强多次到法院找执行法官。执行法官苏荣喻通过了解,感到阿强的情况符合法院“执行+慈善”帮扶的条件,于是很快为他申请到了执行慈善基金和司法救助金共计62000元。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

“帮人要帮到底、帮到位”,为了从根本上帮助阿强解决生活困难,执行法官依托“执行+慈善”创新机制的拓展、深化与提升的契机,联合晋江团市委、市特教学校、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单位共同对他这个家庭开展帮扶工作。

2022年1月下旬,虎年春节的前几天,执行法官一行和晋江青年志愿者协会“活出爱服务总队”人员一起,到被列为团市委“暖冬形象”帮扶对象的阿强家中慰问。

在阿强家里,10平方米的房子,因东西堆得满满当当而显得杂乱,又因经济窘迫,没有一点年味。接过慰问物资和慰问金,听着大家的春节祝福,阿强干瘦、黝黑的脸上却没有笑容,即使偶尔有笑容,也显得勉强且一闪而过。

送慰问物资和慰问金,仅仅是解决了他一时的困难,如何切实解决这个家庭的困难?执行法官们经过商定,决定依托该院“一十百千万”帮扶工程,联系一家爱心企业,为不方便外出务工的阿强妻子送工上门,让她获得稳定收入来源,同时为阿强家改善居住环境和条件。

很快,春节刚过,在执行法官的努力下,好消息接踵而至:晋江市特教学校同意阿强患自闭症的小儿子入学就读,爱心企业迈趣鞋业愿意为阿强的妻子送工上门。另外,阿强自己也找到了工厂工作。

阿强小儿子入学的事情解决了,阿强和妻子的生计也有了,但执行法官们并没有停止对他们的帮助。为了改善阿强一家的居住环境,执行局局长苏友庆提议,把阿强家出租屋相邻的空房间租下来,扩大阿强一家的居住生活面积,并发动执行局的志愿者和党员捐款,用于购买新租房间的家具和生活物资并预付一年的租金。该建议很快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并迅速行动。于是,阿强家的居住环境和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好,阿强的脸上也逐渐有了笑容。当执行法官回访时,他终于发自内心地笑了。

(本报记者 林扬阳 通讯员 张胜军 尤燕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