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报业集团主管 《福建法治报》官方网站
 
原创 | 法治福建 | 记者调查 | 时政 | 普法课堂 | 法治时评 | 说法 | 求证 | 大案要案 | 权威发布 | 公安 | 检察 | 法院 |

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立足金融纠纷化解 强化金融风险防范

2023-01-10 10:10:51 来源:福建法治报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1月10日讯 2022年12月8日上午,2022年度福建省“十大法治人物”和“十大法治事件”颁奖礼在福州隆重举行,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作为全省法院、检察院系统的唯一集体代表,当选2022年度福建省“十大法治人物”。

作为全国首家以金融司法为主题、多元协同为核心、资源集聚为特色的联合工作平台,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的成立,对于加强金融司法协同,进一步完善金融审判执行体系,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营造良好的金融法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省委宣传部、省委政法委等主办方及专家组成的评委会高度肯定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是“闽海之滨金融领域的保护神、鹭江之畔市域治理的新地标”,称赞中心“坚守法治、敢为人先、司法为民”,立足金融纠纷化解,强化金融风险防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是时代的弄潮儿、群众的贴心人”。

作为我省,乃至全国政法系统的一张靓丽的改革名片,如今,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已成为我省营商环境的一大基础设施。

金融纠纷一站式调处化解

一个在民生银行办理信用卡的当事人,从去年年底开始拖欠款项,经过催收后仍不还款,民生银行通过督促程序向思明法院申请向当事人发出支付令。这个案件在“中心”进行处理。从申请支付令到文书送达并且支付令生效,仅仅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

2022年,“中心”共受理民生银行支付令案件186件,结案186件,结案标的超过1656万元,平均审理时间仅为45天。

像这样的金融纠纷以往光是立案就需要跑几趟法院,并且反复补充材料。民生银行信用卡中心经理曾少卿介绍道,“现在采用批量立案以及线上立案的方式来说,通过线上立案之后一次性把这些案件移交到协同中心就可以了。”

受理案件后,“中心”会用智慧办案系统进行高效的线上审理,立案、审判、执行都在同一个平台完成。“一趟不用跑”,再也不用路途奔忙,实现了司法审判上的一站式服务。

“也就是司法、监管和行业服务三家的联合办公平台,实现了整个司法风险防控和研判协同和联合。”“中心”执行副主任、厦门市思明区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刘新平介绍道,原来金融类纠纷的受理、化解分散在各区、各部门,存在办案力量不足、化解效率不高等问题。为此,“中心”成立以来,高格局打造职能协同、运行贯通的一体化工作平台,全国首创“资源集聚+流程再造”纠纷化解模式,在同一平台上实现了金融纠纷快立、快审、快执、快结,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专业化的“一站式”司法服务。

数据为证。据统计,“中心”成立三年多来,金融司法质量效率翻倍提升。2022年中心共受理案件20056件,标的192.71亿元,办结19315件,结案率96.31%。审判执行时间缩短了2/3,执行标的到位金额提升2.96倍。金融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厦门地区的金融不良率从2019年1.1%,下降到2021年的0.82%,呈现持续下降趋势。

着眼于金融纠纷的一站式多元化解决,将端口持续前移,三年半来,“中心”始终充分发挥金融司法协同优势,做深做实金融纠纷诉源治理机制——成立之初充分发挥协同联动作用,设立全国首个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站,中国人民银行消保局局长余文建亲临揭牌,建立“一站四会”的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机制;2021年9月,在厦门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成立全国首家府院协同金融调解组织——厦门市地方金融纠纷调解中心,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金融纠纷调解前沿阵地;2021年12月,找准类型化纠纷化解切入点和着力点,与厦门证监局等签订《关于建立“总对总”框架下证券期货纠纷诉调对接机制的合作协议》,建立证券期货纠纷总对总纠纷化解工作机制;2022年12月,与厦门市银行业合力探索金融纠纷多元化解新模式 ,共筑厦门市“金融纠纷多元化解合作平台”……

金融风险一揽子研判防控

“中心”坐落在有着厦门“外滩”之称的鹭江道上,这里作为厦门最早的金融CBD,矗立着厦门财富中心广场、建行大厦、国际银行大厦等高端写字楼,集聚大量金融机构区域总部。这也凸显了“中心”的初心——关口靠前,有效破解金融司法服务的难点、痛点,为营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

“对金融风险治理,中心始终作为头等大事,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科学防范,早识别、早预警、早发现、早处置。”据介绍,“中心”首创“金融审判+金融监管”风险防控模式,针对金融审判和金融监管中发现的风险性问题进行集中研判,编发金融司法态势专报,为打击金融刑事犯罪、保护受害人合法权益以及金融机构健全机制、堵塞风险漏洞提供金融司法建议。

通过保险公司APP投保医疗险,却因曾经的就诊记录遭遇拒赔;通过保险经纪公司微信投保重疾险,却因体检记录遭遇拒赔……司法实践中,纠纷多因保险公司拒赔引发,争议焦点主要是保险免赔条款的效力问题,如何在契约自由与金融消费者保护间寻求平衡,是一个新的课题。2022年5月,“中心”开展“金融风险防控与诉源治理”专项行动,聚焦“互联网保险”领域,以司法智慧保障与促进新经济、新业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保险业务快速发展,消费投诉、举报、纠纷、诉讼也显著增长,各保险机构在业务开展与市场竞争中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严重损害消费者权益。”厦门金融司法协同中心一审团队负责人林鸿告诉记者,针对此次专项行动中发现的问题,中心会同相关行业协会依据司法机关裁判尺度及典型案例,对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保险业务提示说明义务有关事项作出业务指引。

2022年8月,“中心”举办首场海丝中央法务区建设框架下金融司法协同行业规范指引直播会,首开司法机关发布行业经营行为指引的先河。现场发布了《关于规范保险机构互联网保险业务提示说明事项的指引》《2021—2022年度厦门互联网保险典型案例》,旨在进一步规范厦门保险行业互联网保险业务,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的水平。数万名网民通过抖音在线围观,参与互动。

“‘中心’从设立伊始,就注重机制、方式、科技等创新,它通过法院、金融监管部门等多方协同,解决金融矛盾纠纷,加强对金融市场风险和法律风险研判,有利于更好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形成了体制上依托法院、功能上又高于法院的金融风险防控立体体系。”“中心”综合管理部副部长陈维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