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0-07-02 13:36:02

煎出温柔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端午节,母亲一大早到市场买回艾草、菖蒲,把它们悬挂在门楣上,就像贴上一道灵符,祈愿家人顺顺当当,无灾无病。

端午节,也称“菖蒲节”。古人认为,“重午”是五毒尽出之时,因此,可用具有提神通窍、健骨消炎、杀虫灭菌功效的菖蒲、艾草等药草汤沐浴除毒。这种历史文化传统已浸润在母亲的DNA里,成为一种接地气、散发自然芬芳的依稀眷恋。

小时候,我体弱多病,经常感冒,母亲就给我戴一种预防感冒的香囊。其实,这不过是一只小巧的香囊中塞入几味预防感冒的草药。挂在脖子上,与肌肤相亲相伴,天长日久,身体上有了一种淡淡的草香。也曾在“端午”,母亲讨来几味“伤力草”,与鸡蛋一起放在一个黑色陶罐里,小火漫煎,整整一罐子的水,被漫长的时光煎成浓汁,在太阳出来之前,让我把鸡蛋配浓汁吃下,补气健身。

我喜欢看母亲煎药的样子。左手执扇,右手执筷,从容安静,扇几下火,搅拌一下罐中的汤药。漫长的时光里,守着一只瓦罐,一直重复这个动作,热腾腾的气息散发出半苦半甜,甚至是说不上来的一种气息,弥漫在空气里,以至于后来很多天,家中都会氤氲一股草药香,久久不散。

多年后,已经很少有人会亲手煎药。或许是煎药的过程漫长而繁琐,或许是治病的效果太缓慢,现在大多数人有个头疼脑热的,多半会从药房买西药吃。那些煎药的时光,便只停留在我童年的记忆里。

偶尔,我会光顾离家不远的那街上一家中药铺。那家中药铺古香古色,像是掉进了时光隧道。特别是那副楹联“熟地迎白头益母,红娘一见喜;淮山送牵牛国老,使君千年健”,让人心安稳。那些瓶瓶罐罐,药柜药匣,一溜靠墙,匣子上有闪着冷凝光泽的铜拉子。那些老中医们熟悉每种草药的药性,他们除了卖草药,也替人煎药。

每当闻到草药味,我总会想到那样一个画面,红酥手,黑瓦罐,小火慢煎,咕嘟咕嘟地冒泡。袅袅上升的热气中,煎的不是草药,煎的是温柔,煎的是时光,煎的是文化,煎的是历史,煎的是我们世代相传、一脉相承的传统和生活。

如今,唤得醒、回得来的中国范儿————草药还剩多少呢?

(刘明 作者单位:福州市公安局)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