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0-07-23 14:33:11

天才少年的背后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近日,浙江慈溪岑先生对媒体夸耀说,自己16岁女儿日均能写300首词牌、2000首诗、15000字小说,2年间出版了三本书。还到处进行演讲,是一家杂志社记者和新闻网站区域运营中心的负责人。这种近乎超人的能力引发网友热议。

按照胡适“有一份证据说一分话”的考证方法,对这位超级文学少年的诸多“神迹”,我没证据说是假造或吹牛,但却可以根据常识进行分析其是否可行可信。就说日均能写2000首诗一项,按一首诗最短的20字五绝来算,她每天至少要写40000字,就是不吃不喝,不停地打字,也很难完成。即便是拼命勉强完成了,那也根本不是写诗,是码字,因为根本没任何时间去思考、酝酿,也没有灵感,没有雕琢,而这都是写诗的最基本要素。

诗言志,诗要凝意、炼字、苦吟,推敲、修改、打磨。没有一定的时间是确实难以完成一首合格诗歌作品的。即便是最简陋的打油诗、顺口溜,也要押韵上口,言之有物。

而且,诗歌从来不以数量取胜,君不闻张若虚的“孤篇压全唐?”即便是群星灿烂诗歌极盛的唐朝,《全唐诗》也不过45000首,也就是岑某诺20多天的产量。即以个人记录来说,杨万里20000多首,陆游写诗9000多首,为诗人中的冠亚军,而这些常人难以企及的记录,都轻轻松松被16岁的岑某诺打破了。可是,她的日产2000首诗有意义吗?除了证明她的打字速度和体力耐力可角逐全国汉字输入冠军外,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作家张爱玲有名言“出名要趁早”,家长想让孩子早日出名,早日成功,心情可以理解,但要循序渐进,不断积累提升,才能心想事成。幻想一步登天,走终南捷径,都不靠谱;邪术歪招,旁门左道,更是自欺欺人。

当然,喜欢拔苗助长的,还有许多与岑先生同道的家长。近日,继昆明六年级学生研究结直肠癌获全国奖项,武汉又有两名小学生研究茶多酚抗肿瘤获奖。内行评价说,他们所做的研究水准,不仅远超过了这个年龄所具有的认知水平,甚至还超过了一些研究生水平。而无一例外,他们的家长都是该领域的资深人士,其中玄妙就无须多说了。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孩子们的“神迹”后面,往往是家长的急不可耐,急功近利。

不否认“自古英雄出少年”的说法,但万事万物都有其自身发展规律,对于孩子的成长、成材,成功,拔苗助长只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因而,与其投机取巧,绞尽脑汁地包装神童、天才少年,不如培养他们诚实正直品格和良好学习习惯,这才是真正的计之长远,让他们受益终生。

最后再给那些急于求成的家长们提个醒:诗不是这样写的,科研不是这样做的,名不是这样出的,孩子也不是这样培养的。

(陈鲁民)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