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0-08-19 09:59:49

平潭:打好“四张牌”深化社会治理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8月19日讯 今年以来,平潭全区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区党工委关于“深化八大工程”的决策部署,以社会治理综合提升工程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抓好战疫情、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各项措施的落实,实现了命案“零发案”、警情持续大幅下降,社会治安秩序持续向好的可喜成绩,更为实验区实现疫情“零输入”“零确诊”“零疑似”提供了强力保障。

打好“机制牌” 深入推进矛盾化解

基层社会治理中常常面对各类风险隐患,如何加快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把矛盾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萌芽?

今年1月2日,平潭首个位于城区的联合调处中心在海坛片区揭牌成立。联合调处中心由平潭法院、平潭公安局、平潭司法办及当地党委综治部门共同参与设立,中心整合实验区综治力量和社会调解资源,创设了立体化、多元化人民调解新体系,加快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司法调解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协调联动”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7月17日,魏某某从厦门回平潭入住在某酒店。当晚在该酒店就餐后,他与几位朋友在外面喝酒至夜里10时许,之后魏某某回酒店睡觉,次日中午12时被发现在入住的酒店房间内死亡。

事发后,魏某某的亲属在酒店哭闹,双方争执不下。城关派出所在排除他杀的可能性后,为防止矛盾激化,第一时间转为调解。经过多部门联合调处,双方就赔偿金额达成了一致意见,于7月31日在海坛片区联合调处中心成功签下人民调解协议书。

“我们也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悲剧发生。”酒店负责人说,现在正值旅游旺季,酒店生意受到影响,幸好司法调解来得及时,将此事尽快解决,酒店恢复正常经营。

海坛片区联合调处中心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多起非正常死亡事件,在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建立“公安110与12348对接”“一村一法律顾问”微信群,发动村居(社区)工作者、人民调解员、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进群”,通过运用互联网,整合社会力量,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调解服务,实现矛盾纠纷在线化解。及时组织司法所、调解组织、调解员深入建筑工程、餐饮住宿、物流快递等重点行业,排查化解涉及农民工欠薪纠纷和隐患,做到“应调尽调”。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密切沟通配合,引导当事人通过合法渠道维护自身权益,防止矛盾激化,对有可能引发事态蔓延、扩大的欠薪纠纷,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报告。

随着平潭地区经济发展,越来越多台胞来岚就业创业。平潭政法部门做足涉台司法“文章”,健全完善涉台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为在岚台胞搭建纠纷解决新平台。“今后我将发挥‘公道伯’的身份优势,尽力解开涉台纠纷当事人的心结,促进两岸同胞心灵相通。”4月22日,全省首个台胞个人调解工作室“台胞薛清德调解工作室”在平潭法院自贸法庭揭牌成立,这是平潭法院发挥区位特性,优化“以台胞服务台胞台企台商”司法服务模式,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又一实践。

[page]

打好“创新牌”全面推进治理变革

民宿办证难“民诉”谁来管?流水码头人货混杂隐患谁来管?7月22日晚,《问政平潭》2020年第三期上线。暗访短片轮番播放,直指职能部门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上线部门负责人表情尴尬,只得就短片所反映的问题予以答复。

去年,平潭综合实验区大力创新群众监督机制,围绕“全媒体平台问政高效率回应民声”的主题,成立全媒体问政工作领导小组,推出《问政平潭》栏目,通过暗访短片曝光了一些不作为或慢作为的现象,以此督促相关单位真正地去解决问题,同时也提升了各单位的管理力度。把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摆到台面上来说,能够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真正把问题解决落到实处。

数据显示,2019年,《问政平潭》对18个部门进行问政,共收集群众诉求343条,已办结转办诉求261件,办结率76%;《问政平潭之有事您说》播出28期,上线部门19家,收到群众诉求421件,现场解决222件,跟进解决199条,办结率100%。

针对去年《问政平潭》曝光的一系列问题,上线部门均给出了限期整改承诺。眼下,一年过去,履诺情况如何?

2020年首期,《问政平潭》以“回头看”形式邀请了实验区2019年上线的18个部门,围绕去年曝光的问题,如校门口道路安全隐患、景区附近坟墓整改、社会福利中心项目闲置、海坛农贸市场建设进展缓慢等,让部门“一把手”接受群众“检阅”,探讨问题解决办法。

对于盐田村的改变,在场的问政代表团、上线部门负责人纷纷举起“笑脸”牌,对整改情况表示满意。“这个节目和民众的距离是很近的,老百姓可以把自己的问题反映到这个节目,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政府在干什么,哪些已经完成,哪些未完成,百姓都可以看得到,真真正正帮助解决问题。”问政代表团成员叶铠嘉说。

“问政只是提出问题的一种手段,最终的目的是要借由沟通探讨解决问题,实现服务于民、服务于地方发展大局,让政府部门和群众成为‘一荣俱荣’的命运共同体。”实验区融媒体中心问政办主任高芳表示,下一步,《问政平潭》将在“互联网+问政”上持续发力,让群众全程参与到节目的整个流程中来,实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不仅要曝光问题,问政问责,更要打造成让政府部门、群众、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探讨解决问题的沟通平台。

[page]

打好“服务牌” 优化提升法治服务

“平潭实有人口51万余人,而老城关及周边地区就集中了近30万人口,其中户籍在这里的仅有10万人,其他近20万人都属于‘人在户不在’的情况。按照之前的行政审批制度,近20万人不管办理什么公安业务,都要回到户籍地派出所。”平潭综合实验区公安局行政审批支队支队长林莹芳介绍。

为方便群众办事,平潭综合实验区公安局推行“全岛通办、一窗办好”公安行政审批改革,主岛上的群众只需要挑选离家最近的服务中心公安窗口,就可以办理出入境、户籍、治安、交管等195项公安审批业务。办事群众体验到办证从“只跑一次”到“只跑一窗”的便捷,而位于偏远地区的办事群众从过去的“先期受理,送件上门”变为现在的“上门受理,当场办结”,有些事项甚至实现了“不见面办结”。

日前,平潭法院“委托公证+政府询价+异地处置”财产执行云处置模式入选自贸试验区第六批改革试验复制推广清单。这是全国法院自贸区改革创新成果第二次被国务院列入集中复制推广的改革试点经验,两项成果均为平潭法院首创。

创新是发展的“永动机”。2017年3月,平潭法院与海峡两岸仲裁中心共同构建涉台、涉自贸区多元解纷机制,聘请9名台湾法律专才担任专家咨询顾问,协助开展涉台案件的法律查明和咨询论证等工作,该机制被第三方机构评估为“全国首创”。同年6月,平潭法院创新涉台案件法律查明机制,制定《涉台、涉自贸区纠纷法律查明实施规则》,该机制被评为福建自贸试验区第十二批创新举措。2018年5月,平潭法院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设立企业送达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对自贸区内企业事中事后监管,这项机制被国务院列入第四批全国复制推广的自贸改革试验成果,这是全国法院系统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首次被国务院列入集中复制推广范围。2019年12月,制定出台的台胞司法辅助人员引进与服务机制入选福建自贸区第15批创新举措,被评估为“全国首创”。

[page]

打好“平安牌”重拳出击扫黑除恶

6月10日上午,平潭法院通过远程视频方式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黄某健涉嫌犯贪污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一案。这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平潭法院审理的第一起公职人员涉黑“保护伞”案件。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民之所怨,利剑指向。平潭政法部门在大案要案攻坚、难点乱象整治、基层组织治理等方面持续发力,迅速扭转被列为扫黑除恶重点推进地区的被动局面。6月19日,在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重点地区督办会上,平潭被移出“后进”行列,成功“脱帽”,并在会上进行书面经验交流。

截至目前,全区共打掉黑社会性质组织1个,摧毁恶势力集团8个、恶势力团伙5个,抓获各类涉案人员313人,查封、扣押、冻结各类涉案财产1.6亿余元;纪检监察机关挖出涉黑恶案件“保护伞”6起11人;在侦涉黑涉恶案件已全部移交审查起诉;检察机关已提起公诉23件99人。法院一审判决涉黑涉恶及“保护伞”案件10件54人,并综合运用追缴、没收、判处财产刑等多种手段追赃挽损钱款价值达620余万元。

今年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挖根治”决战决胜之年,“长效常治”开局起步之年,“行业整治”动真除患之年,接下来,平潭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纵深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决策部署,紧紧咬住三年为期工作目标不放松,全力抓好“六清行动”和建章立制工作落实,突出打深打透、正本清源,坚决打赢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的收官之战,努力实现疫情防控与专项斗争“两不误”“双胜利”。

(本报记者 陈菁)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