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茶香一叶也关情 ——福安市公安局坦洋警务室探索特色警务工作 坐落在闽东白云山东麓的福安市坦洋村,是“坦洋工夫”茶的发祥地。“坦洋工夫”茶以独特的品质闻名于世,更因“人走情常在”的牵挂历久弥香。近年来,福安市公安局社口派出所坦洋警务室因地制宜依托当地茶文化与红色资源,以“三杯茶”工作法化解矛盾,通过上门服务、反诈预警等举措关爱群众,将警务工作与乡土文化深度融合,打造“有温度”的警务室,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传承红色足迹 筑牢治理根基 漫步坦洋村,入目青山叠翠。“坦洋是文化名村,也是红色教育基地,作为警务区民警,必须了解相关历史文化知识。‘追寻红色足迹,汲取精神伟力’,这对做好新时代公安工作有着重要的固本强基作用。”社口派出所所长许飞说,正因如此,该所新警所上的“入警第一课”,便设在坦洋村的“振兴之路”展馆。 依托坦洋村的独特底蕴,社口派出所推行警务前移,在村中设立“警·茶”空间警务室。这里构建起集矛盾调解、打击防范、政务服务于一体的警务体系,实现了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防的治理转变。 今年6月,辖区一茶叶加工厂因生产需要采购了货运电梯设备,然而安装过程中,负责人发现设备型号不符、无法使用,便要求厂家拆卸调换,并扣押了2000元尾款作为押金。厂家则以未安装完成为由,拒绝支付安装工人吴某1000余元安装费。吴某觉得自己已完成本职工作,不应被扣押费用,三方争执不下,矛盾一触即发。 民警在巡查中敏锐察觉到这一隐患,迅速启动矛盾纠纷化解机制。他们多次组织涉事方面谈,耐心了解详情,与电梯厂家沟通协调,劝说其考虑实际情况作出让步,同时提醒安装师傅和茶厂负责人保持冷静,避免矛盾激化。在民警的不懈努力调解下,最终三方达成一致意见,电梯配件更换,取消押金,吴某的拆装费由电梯厂家和茶厂各承担一半。当三方握手言和时,民警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电梯也得以顺利拆装更换,茶厂的生产秩序恢复正常。 细品三杯香茗 巧解邻里纷争 坦洋警务室门口贴着一副春联:“警事无时不系念,茶香一叶也关情。”警务室虽小,但功能一应俱全,内设结合地域特色茶文化,简朴但有韵味。坦洋警务室探索创新以和谐警民关系为根基、以茶文化为纽带、以“暖心茶、交心茶、定心茶”为核心的“三杯茶”矛盾调解工作法,将警务工作与茶文化精神深度融合,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 今年3月,社口派出所民警陈龙接到报警求助电话,称辖区两户村民因耕地边界问题发生争执,双方情绪激动,可能发生厮打。接到求助后,陈龙立即赶赴现场。经查,多年前分地时,两家土地相邻,以中间沟渠作为分隔。后来,沟渠干涸并被改为农田,两家的耕地分界就此模糊。多年来,两家人屡屡因地块边界问题发生纠纷,积怨也越来越深。 为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陈龙先是稳定双方情绪,之后找来村干部对照土地台账进行测量,并对矛盾双方给予耐心劝导。经过多次工作,重新为两家确定了边界,并做明显标记,两家人对重新划出的边界表示认可和满意。 在调解邻里纠纷时,警务室民警紧扣“情常在”这个以茶为介的生动内涵,在邀请当事人喝茶的过程中温情化解矛盾纠纷。“先喝一杯‘暖心茶’,让当事人平复情绪;再喝一杯‘交心茶’,倾听双方诉求,引导当事人换位思考;最后喝一杯‘定心茶’,明确调解协议的法律效果、补救措施以及司法确认等。”陈龙说,茶桌上,他们化身“茶师”,一边续茶一边梳理矛盾核心,将法律条文转化为乡间俚语,通过唠家常、聊法律、说人情,让矛盾双方在茶香中打开心结。 警务室还将福安市公安局近年来持续探索的“多元联动”等调解方式延伸到村一级警务室,实现矛盾就地化解不上交的目标。 践行暖心服务 守护茶乡安宁 晨雾沿着茶山漫下,给坦洋村连片的茶园裹上一层薄纱。茶香袅袅中,坦洋警务室民警每日穿梭于茶田与村落间——他们的脚步踏过青石板路,也踩过茶园泥土,把“心永远贴在一起”的承诺,酿成浸润烟火的温情。 春日里茶芽初绽时,民警的身影总会出现在茶园深处。他们背包里装着警务设备,也揣着对村民的牵挂,既能在茶农弯腰采茶时递水慰辛劳,也会在听闻谁家有难处时援手解困忧。村民李大爷瘫痪卧床多年,户籍迁移手续成了全家的烦心事。民警得知后特意携带设备登门,蹲在床边为老人采集个人信息,又来回奔波代办手续。“原以为要折腾大半个月,没想到民警全帮我们办利索了。”李大爷的儿子握着民警的手,眼里满是感激。这样的上门服务,早已成为警务室的日常。2024年,民警累计上门服务40多次,办理证件50多份,群众满意度高达99.5%。 巡逻走访时,民警背包里总装着“五防”宣传页。陈龙每周固定到警务室值守,巡逻时见着田间采茶的农户、茶企里忙碌的工人,便停下脚步递上宣传页,用带着乡音的家常话讲防抢、防盗、防诈骗知识。茶农坐在茶篓边歇脚时,陈龙就着茶香讲起近期的诈骗案例。遇到茶农忙着采茶,陈龙便把宣传页塞进对方口袋,叮嘱一句:“忙完看看,有不懂的来警务室找我。” 警务室里,电视总循环播放安全防范视频,墙上的公告栏贴着最新预警,民警常邀请村民到这儿坐坐。通过村委微信群、公告栏同步推送的提示,让安全知识像春茶一样在村里扎了根。 这份细致,在反诈战场上变成了守护的力量。今年2月,村民陈女士接到冒充公检法的诈骗电话,正欲转账时,民警通过反诈平台预警信息,火速上门劝阻,保住了陈女士10万元养老钱。通过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建立预警劝阻机制,该警务室2024年以来已成功为群众挽回损失40多万元。 从茶园里的安全提醒到反诈现场的疾驰守护,从上门办证的贴心跑腿到警务室里的“安全课堂”,坦洋警务室民警用脚步丈量责任、用行动温暖人心。茶山上的晨雾会散去,但警徽在烟火里闪耀的温情,早已像茶香一样,融进了坦洋村的日常。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福建法治网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大厦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