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0-10-03 00:03:08

望月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一轮浑圆的月亮缓慢有力地升起,银白色的月光倾泻大地。举头望月,不禁又想起儿时过中秋节的情景。

中秋节,客家人又叫“八月节”或“八月半”,因中秋节有吃月饼的习俗,故又称“饼节”。每逢中秋,吃过晚饭,我们全家便早早来到屋前的大坪,对着月亮升起的地方,摆起香案,斟香茶,燃香烛,设各色供果。那时候,长汀本地生产一种白色的月饼,叫“月华饼”,是这天的供品之一。它是用糯米、白糖制成的,味甜香清,松软适度。饼面上压制有“三星高照”“五子登科”“八仙庆寿”“麻姑献酒”等精美图案,造型别致,美味可口。大约八点多,父母便领着我们上香拜月。这种习俗,我们叫“守月华”,在其他一些客家地区则叫“敬月光”。传说,“守月华”是在等天门开。守到天门大开,月亮大放异彩,月光菩萨降临,看见者求福得福,求财得财。因此,有些虔诚之人“守月华”至三更半夜。若有兴致,当晚还可照月华,老人们说,把玻璃镜放到盛满水的脸盆里,反射天上的月亮,便可以看到天上的神仙。

拜过月后,一家老小在外面赏月、吃东西。大人们喜欢“讲古”,讲吴刚砍桂花树,讲嫦娥奔月的传说,描绘月宫的琼楼玉宇、美轮美奂,听得我们无比神往。赏月是大人们的事,小孩儿一般不肯规规矩矩地坐着赏月,而是在月光下玩“捉迷藏”或“冻打冻”(一种游戏)。

中秋节吃东西是有讲究的,一般应先吃祭过月神的祭品。据说,分吃祭过神的果品,能沾些神的福气,或是得到神的护佑,大吉大利。相传,元末朱元璋起义,在月饼内夹纸条传递统一号令,在中秋之夜举事。当时,客家先祖参与反元起义者甚众。此传说为客家的中秋节吃月饼赋予了特殊意义。虽然时代在不断发展,但客家人始终不改中原遗风,传统饮食文化在继承中得以发扬。

以前,长汀还有个特别的习俗,叫“跳担干(扁担)神”。不过,我没有亲眼见过。据说,在农历八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担干会发出神力。将一根担干竖立于地,由两位小伙子紧紧抓住,并用肩膀将担干顶住不让移动。由另一人烧香念咒语“担干神,担干神,一根担干扛俩人,扛得起,成得神,扛不起,打死凡间两个人”。两位小伙子也要默念这几句咒语,而且身体要轻轻摇晃,担干也随着轻摇。过了一会儿,担干开始向上窜,抓也抓不住,咒毕辄止。为何担干会往上窜?为何中秋节前后三天才会这样?没人能说得清。

时光如水,一转眼,我与兄姐们均已长大,各自成家,父母也日渐衰老。每年中秋节,我们都尽量设法相聚,虽少了儿时的那种味道,然“父母在,兄弟全”,同在一轮明月下,便是莫大的幸福。但愿月常圆,但愿人长安!

(范晓莲)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