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工作压力大,有些焦虑。周末,友人约我到连江县苔镇平流尾公园散心。此园为石山,是陆地伸向大海的尽头 ,隔海与马祖相望。这里可以观石、听潮,亦适合对着潮起潮落发呆。 到海边已10点多了。天阴的缘故,感觉时候尚早。但游人已经来了不少,男女老幼,星星点点地撒在园内,成为风 景中的风景了。游人大多是从福州城来的。100公里的路途,朝出晚归,换个环境吸吸氧、散散心,正正好。 羊肠一样的走道顺着石势而凿,我们躬身扶石下行。凌空处,海风之威力恐怖,迎面直吹,衣服将人勒得紧紧的, 有些胸紧气闷。此刻最检验头发,根基不牢之发随风远去。呼呼的风声,将起起落落的潮声掩盖了。看浪潮不知疲 倦地一次次朝海岸扑来,如同看哑剧般。 石之奇除了嶙峋耸峭多形外,还有几处石崖颇有个性风采,有的竖面似刀斧切般规规整整,横面则平坦光洁如镜。 气势极其磅礴。即登顶时,途经一峡谷,宽不足3米,两壁似两把刀竖插在大地上般直,近在咫尺,却不可及,壁 下虽水汽氤氲,但光无可照射,草木不生。站在中间,如立门中,大海窄窄一道,举头向上望,天仅剩细细一线。 而北边临崖顶之处,一蓬郁郁葱葱的绿闯入眼帘,繁茂的枝叶上还挂着乒乓球大小的果子。 那是薜荔,此物常见于山区老家的墙上。与柳宗元所见场景同,其诗可证:“惊风乱芙蓉树,密雨斜侵薜荔墙。” 小时候食物匮乏,常摘此果,取其籽熬成胶状食之。此时此处相遇,倍感亲切,如他乡遇故知般暖心。 薜荔长在海边,而且长在如此光滑干燥的石崖上,我生平第一次见到,好奇之心陡生。我驻足研磨其如何在此安居 乐业、开枝散叶的。它的位置离顶上约2米,如此,南边的石崖能为其挡住狂风,而阳光又可以照射到。谷底下氤 氲的水汽和天上来的雨水,可以滋养它。但我不知道它从哪里来、怎么来,只能猜测,或许是风从哪座山把种子刮 来的,或许是哪只鸟儿衔来的,也有可能是哪位过客途经此处,随手一丢………… 各种外力投地的机缘是因,是生命的发端,生长、开花、结果,是果,全凭它自己了。 它生命一开始,就要特别坚强,要紧紧地抓住光溜溜的石壁。因此,它的根,条条有力,就像壁虎的爪子似的,死 命地抠住石壁。无论何时,它每一条根都要使出浑身的劲;无论何时,它只可鼓劲,不可泄气。气泄即坠入深渊, 万劫不复。如人陷困境,全力坚持才能向生,别无选择。 因遇这石崖上的薜荔,此行特别有意义。 (罗锦生 作者单位:福建省公安厅)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