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1-01-21 14:13:02

温暖的火笼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眼下,正值隆冬时节,看着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取暖器,勾起了我对火笼的回忆。

那时,我生活在闽西北一个小山村。山里的湿气大,寒风一吹,真是冰冷刺骨。南方人家没有火坑,也没暖气, 火笼便成了人们必不可少的“取暖器”。

火笼,外壳用竹篾编织成一个笼体,样式就像微缩形花篮,内里套着盛草木灰和木炭的陶钵,上面罩着一个铁丝 编织的盖子,火笼的腰部有道竹片弯压而成的拱状篮筐手提柄。

制作篾火笼有讲究,每年冬至前后,先砍下经霜雪扑打过的隔年毛竹,搁在家中,待翌年熬过炎夏酷暑,竹中水 分蒸发后,过了秋分才动手破竹劈篾。这时剖剥出的篾条既柔又韧,编成的火笼壳结实美观。笼中的土火钵,取 自黏性强的高岭土烧制。这种烧制出的土陶钵,耐烤不脆裂。每到隆冬时节,家家户户便把保存了一个夏秋、用 布罩着的火笼找出来,揩擦干净。

那时,家家户户都是烧柴灶煮饭。一日三餐后,将灶膛里烧得火红的火炭用火揪铲进火笼的瓦盆里,然后将灶里 的热灰铲些盖在炭火上压实压平,一次可保温三四个小时。

在寒冷的日子里,火笼用来烘手烘脚取暖,远比多穿一两件衣服管用。记得儿时,我们每次从外面野回来,手脚 已冻得冰凉。妈妈便赶紧从围裙底下取出火笼,让我们把冻得通红的手放在火笼上取暖,片刻功夫,手就暖和了 。

火笼还可以当“烘干机”。遇到阴雨天,烤衣物或婴儿的尿布,非常方便。且火笼便宜,久而久之,随手拎火笼 ,已成了山村人的习惯动作,每家每户必不可少。

在当时,哪家人的女儿出嫁,不论嫁妆多少,陪嫁一对火笼是必不可少的。火笼盖面上贴着两张红灿灿的“喜” 字,摆在五花八门的嫁妆品上端,格外引人注目。每个新媳妇到婆家,头一年的除夕夜,要将两个热烘烘的新火 笼,恭恭敬敬地捧给公公婆婆焐。家中老人从晚辈手中接过热火笼,浑身热乎乎地舒坦。当地流传着一句民谣: “寒来火笼胜棉袄,暖手暖脚暖被窝,儿女孝顺热心头。”

火笼也是小孩的至爱。在烤火笼时,把芋头、地瓜什么的埋入火笼里的炭火灰中,不出两个时刻,火笼便冒出轻 烟,香气四处弥漫,清香撩人。我们几个孩子迫不及待用棍子当筷子,把黑乎乎的地瓜从灰里扒出来,顾不得烫 手,放在手心里来回颠,边吹气边剥皮,吃得满嘴灰黑。大人在一旁责骂,孩子在一边偷乐。

我离开家乡30多年了,但对火笼的印象深得擦不掉、抹不去。火笼,给我带来无尽的温暖回味,烤火笼那些有趣 而又真实的生活场景永远留在了记忆中,始终温暖着我的心…………

(杨怀荣 作者单位:三明市中级人民法院)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