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30日讯 为响应平潭综合实验区的号召,向基层一线派驻优秀党员干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对基层“薄弱村”“贫困村”进行帮扶,平潭综合实验区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民警游海燕,成为了驻村“第一书记”中的一分子。 三年来,游海燕扎根芦洋乡西边寮村,深入群众中、俯首躬身做好每一件细节事项,以兢兢业业、诚恳务实的工作作风,受到各界好评,体现了共产党人的担当和价值追求,成为西边寮村村两委的好帮手,是村民眼中的“警察好书记”。由于工作突出、表现优异,游海燕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驻村“第一书记”。 俯首躬行以村为家? 回想起2017年底接受任命时的情景,游海燕表示,当时想到驻村后新的工作环境,除了期待,也有隐约担忧,担心做不好。但他经过深思熟虑后,决定把这份担忧化为动力,“大干一场”。 甫上任,游海燕就让其他村干部带着自己挨家挨户走访,熟悉每一户村民的情况、记住他们的名字,方便今后开展工作。那时候,他几乎把家安在了村部,整日奔波在村民家和村部“两点一线”。为了拉近与村民的距离,他在田间地头直接用平潭方言与村民交流,了解村民生产生活情况,为村民的生产出谋划策、解决难题。“一头汗两腿泥,磨练心性也能锤炼党性,我认为这是驻村干部的‘必修课’。”游海燕说。 通过俯下身子办事,游海燕逐渐获得了村民的认可。在村民们眼中,民警担任驻村“第一书记”是村里一件很光荣的事情。村民吴聿耀说,大家想了解办理公安业务的手续,都喜欢请教游海燕,“他不仅回答详细,还经常为我们解决难题。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让我们对他很佩服、很信任”。 设身处地为民解忧? 为了推进实验区项目建设,西边寮村有600余亩土地被纳入征迁范围。世代耕种为生的西边寮村村民,由于缺乏对政策的理解,与征迁队、村干部之间有了一些“摩擦”。吴聿耀回忆,当时有部分村民对征迁政策不熟悉,对征迁补偿的条款有误解,征迁工作一度被迫停滞。 为了消除村民的疑虑、解决征迁工作实际难点,游海燕认真系统地学习了征迁相关政策、并与征迁部门深入沟通;通过进门入户仔细了解村民需求,尽各种可能为村民争取到应有的合法权益。经过游海燕的耐心讲解,村民们的疑虑消除了,征迁工作顺利完成。“在法律法规的合理范围内,游书记积极帮我们争取权益。他真诚耐心的态度,让我很感动,我相信他。”吴聿耀说。 在征迁的两个月时间里,游海燕把办公室搬到了征迁现场,全力突破征迁难题。他还不断游走在办公室和村民家中,问诉求、谈政策、解心结。那段时间里,他几乎没有周末休息,瘦了整整一圈。谈及征迁动员工作,游海燕感慨道,农村基层工作的确比自己想象得还要复杂困难,“但是,所有工作不外乎将心比心,替群众多想一分,群众不会忘记,他们会把你记在心中”。 打造乐业幸福之村? 村里的许多老党员文化程度不高,不懂得操作电脑,党建工作一直是薄弱项,游海燕便把党建工作从一点一滴做起来。他以方言讲解,让党员更好理解,把党的理论、方针政策传达到位,帮助党员加强党性修养。此外,他还动员党员干部主动为村民做实事,共同投入到村中环境的绿化彩化、环境整治等。 “选派驻村‘第一书记’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有效措施,是党建工作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动实践。”游海燕说。 村里的精准扶贫户老何一家4口,老何夫妇因病丧失部分劳动能力,儿子在家待业,女儿还在上高中,家庭生活困难。游海燕到村了解情况后,秉持扶贫先扶志原则,多次通过面对面交流、电话沟通等形式鼓励他们勇敢面对生活,并为老何儿子制定就业带动全家脱贫的计划。游海燕通过向上级领导报告和多方沟通协调,积极为其寻找合适的就业机会,助力老何一家顺利脱贫。“脱贫不脱钩,我还会一如既往地关心老何一家的工作生活情况,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游海燕说。 (本报记者 陈菁 通讯员 陈梦菲 王尚可)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