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躺平”一词火了。该词源于一则网文,作者在文中自述如何在没有稳定工作的情况下,通过打零工满足基本生活所需,以“躺平”逃避工作带来的压力。其实,“躺平”并非新鲜事物。这种现象与前些年先后进入公众视野的懒、丧、废宅、佛系、“葛优躺”等颇为相似,是一种不太走心、怎么都行,看淡一切的生活态度和处世方式。 一般而言,人的成长有两个维度,一个横向的时间轴,一个纵向的心理轴。时间流逝、年龄增长,这是最自然不过的长大,却并不必然带来心理的成熟。有人以3个标准定义成熟:经济上独立、自己的决定、对行为负责。这意味着成熟需要克服精神的惰性,参与更大的竞争,也承担更大的责任。而以“躺平”逃避工作带来的压力,对一切都采取得过且过、随遇而安的态度,既是一种心理不成熟的标志,更是一种逃避责任、缺乏担当的表现,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诟病。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一个人的成长、成熟,看似是与所处的环境搏斗,其实是与自身的搏斗。一些人年龄虽然很轻,因有远大的志向和进取精神,所以遇事颇有见地,颇有自觉意识和担当精神。“雨花台最后一位烈士”成贻宾牺牲于南京解放前4天————1949年4月19日,年仅22岁。“新生十大信条”是他生前写给未婚妻的信,信中说,一个“新生”一定要有新的人生观、一定要有丰富的学识、一定要有规律的生活、一定要有果敢的毅力、一定要有高尚的品格、一定是勤俭的、一定是乐群助人的、一定是朴实的、一定是爱国家的、一定有着高贵的爱情。如此超然,就在于他找到了比自我“更多的东西”,那就是崇高的理想信念,就是舍我其谁的担当精神。一个人只有不断地战胜自我,追求比自我“更多的东西”,才能展开青春的翅膀,在迎击风雨中自由翱翔。 陈独秀曾在《敬告青年》中对一种人生态度的批评,“退隐为弱者,不适竞争之现象”,因此断言,“排万难而前行,乃人生之天职”。“时代楷模”黄文秀大学毕业后本来可以留在条件好的城市工作,但她执意要回去建设家乡,“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在扶贫战线吃苦受累,忘我拼搏,奉献了自己宝贵的青春和生命。“排雷英雄”杜富国身负重伤、失去双眼和双手后,仍然不失拼搏进取之心,顽强与伤残作斗争,不仅学会了生活自理,还为部队和战友做了大量好事。“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这仅有一次的生命应该怎样度过呢?”保尔·柯察金的人生之问,在许多英模人物那里,成为奋发进取的不竭动力。但“听了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也大有人在。其根本原因还是没有把“人为什么而活着”搞明白。 “我们的青年是一种正在不断成长、不断上升的力量,他们的使命是根据历史的逻辑来创造新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与时代共进,选择责任和担当,是时下青年价值观的主流。然而,也有少数人刚步入社会,在生活的激流中呛了几口水,就自以为把人生看透,选择退却与逃避;有的人工作久了,当年身上的那股子“气”和“劲”渐渐散去,甚至个性棱角也渐渐被打磨和销蚀;有的目光短浅,信奉“小富即安”,在小有成功后便陷入自我满足和陶醉之中,整天盘算着自己的“小日子”。这种人生态度显然与党和人民的要求背道而驰,与时代精神格格不入,难免会引起对其个人发展乃至整个社会前景的忧虑。就像新东方董事长俞敏洪在第四届全国青年企业家峰会上所说的,现在年轻人“躺平”的话,国家的未来该依靠谁? “人生一征途耳,其长百年,我已走过了十之八九。回首前尘,历历在目,崎岖多于平坦,忽深谷,忽洪涛,幸赖桥梁以渡。桥何名欤?曰奋斗。”桥梁专家茅以升晚年这样总结一生。诚然,谁的人生没有几分坎坷?谁的道路不曾有过崎岖泥泞?生命的常态,永远不只是浅浅的涟漪,随时要有迎击风浪的准备。尤其是当代年轻人,担负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任,更应该知重担责,在需要奋斗的年龄,不能选择“躺平”,否则无法成就一番事业不说,恐怕连自己的人生方向盘也无法把握。相反,中流击水,才能真正熟谙水性;披荆斩棘,才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