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1-09-18 15:45:32

中秋漫谈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中秋赏月的习俗在我国由来已久,然而对于它的来历,诸家说法却不尽相同。“月到中秋分外明”,聚焦中秋这一传统节日,明月就有了特殊的意义。千百年来,经过精心浓缩和不断提炼,中秋月显现凝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更多是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信仰和对美满幸福的崇高追求。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开元名相张九龄的这一名句,看起来平淡无奇,没有一个奇特的字眼,没有一分点染的色彩,却具有高远深融的气氛。它反映了大唐盛世的气度,在海天辽阔的境界中,那一轮明月竟意味着什么呢?一个共字凝聚了天下亿万人民的多少情思啊?这句诗在广泛传诵的过程中承载了更多的文化内涵,使一轮明月成了民族的感情纽带,成了万古不移的中国心。无论何时何地,此情此景,人同此心。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白霜清之夜,游子情伤。浪迹江湖的天涯孤客,飘零四海的伟大诗人,只有他们才能有如此浓郁的思乡情怀!这些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诗句,构成了一种“无意于工而不工”的妙境,一千多年来,情思悠悠,余韵袅袅,令人回味不已。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苏轼的千古绝唱,情深意长,用心良苦。在孤高旷远的意境氛围中,渗入深厚的哲学意味,揭示了睿智的人生理念。尽管苏轼一生坎坷,饱受挫折,满腔抱负无从施展,然而,他没有自暴自弃,空发牢骚。面对人生的困境和苦难,他“君子求诸己”,积极奋发,给后人留下了如此非凡境界的诗章,这种洒脱、旷达的襟怀,影响深远,令人钦佩。

中秋佳节,沉浸在一轮清辉之中,偶忆古人咏月之诗,使人浮想联翩,更添佳趣。

你可知道,那杯装满思念的秋水,将伴随着你畅饮酿就昨日的沧桑岁月,幻化你未来的拼搏、开拓、创新与坚强;你可知道,离别不会长远,团聚终会到来,请举起你的双手,捧起仲秋迎寒的脸颊,吻遍你梦圆的心境,放飞理想的翅膀,憧憬未来美好幸福的希翼…………

是啊,流水潺潺,月光浸染,当你沉浸在这花好月圆的中秋之夜,举杯邀明月的那一刻,你是否想到,还有多少人依旧站在经济建设的潮头,在市场的博弈中去迎接属于我们这片锦绣河山的朝霞;你是否想到,在边陲海防,大街小巷,在这万家灯火庆团圆的不眠之夜,还有多少人正用自己不朽的灵魂,忠诚地坚守在信念的阵地上;你是否想到,当你享受这和平、宁静、祥和、幸福的时光里,还有人在为我们负重前行…………

夜深了,月更圆了,也更美了。吴刚捧酒,嫦娥奔月,翰墨同伴,倾听海之波涛,聆听森林之音韵,俯视群山峻岭、秋色夜景之璀璨。

今夜无眠,中秋团圆,盛世欢歌。在这团圆与欢乐融合的良宵,让我们共同去唱响中华盛世的美丽乐章,去书写华夏儿女的勤劳与勇敢、坚韧与顽强,以微笑去拥抱明天的辉煌。

(庄华民 作者单位:石狮市人民检察院)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