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美国最高法院,有这样的一排台阶,44级,据说象征着“美国走向正义国度的艰难长征”。而在现实中,美国最高法院内部的风云变幻更为复杂。 长期以来,美国最高法院运转隐秘,说是与世隔绝也不为过,外界难以窥知内情。因此,这方面的题材很难收集,目前已经面世的著作,例如《最高法院的兄弟们》《美国最高法院的内幕》等等,都是学术类书籍,普通大众读来比较枯燥乏味。 我手中这本《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综合了学术性和通俗性,为读者讲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作者杰弗里图宾1986年毕业于哈佛法学院,担任过纽约市布鲁克林区联邦助理检察官。现为《纽约客》杂志职业撰稿人,CNN资深法律评论员,是美国最出色的法律记者之一。他对法政要闻、司法内幕十分了解,加上文笔流畅,著有一系列法律题材畅销书。 很多人写书都有各自不同的原因,我们无法揣测作者将这些美国高等法院的秘闻揭露出来是否仅仅只为了博民众的关注,以期多卖几本书。但是,我们从作者的简历可以看出,法学院毕业的杰弗里图宾曾经担任过助理检察官,并曾在美国高等法院实习过,他那样近距离的观察过那些法官们。虽然最后,他没能成为其中的一员,但是他结合自己的经历娓娓道来,让那些没有接触过美国高等法院的我们,也能生动了解“内幕”。 为了撰写本书,作者利用实习之便,采访了若干大法官和75位法官助理,以人物列传的形式,详细记述了联邦最高法院从1990年至2007年这段历史,内容横跨伯格法院、伦奎斯特法院与罗伯茨法院三个时期,通过不同人物的经历,将联邦最高法院17年的历史生动呈现。但本书并非一本正经的学术著作,书中大量的“八卦”爆料,尤其是最高法院内部勾心斗角的事实,大法官们的趣闻,使得本书广受民众欢迎,一跃成为畅销书。 翻阅此书,各种八卦书中到处都是,但作者并未止步于揭露这些,而是通过大法官们的个人背景、早年经历、性格特点,对他们的判决意见进行深入解读。例如,作者写道,斯蒂文斯之所以赞同保守派的观点,跟他的二战从军经历有很大关系。 除了那些“八卦”,堕胎、同性、宗教、种族问题在书中一直反复出现,在联邦最高法院内部也不断经历着支持、反对的循环往复,司法保守主义和司法自由主义之间激烈交锋。而这些又和大法官的任命、美国政局变迁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里根总统执政期间,右翼法官与律师们为司法保守主义奔走呼喊,反映并加强了共和党保守派势力的整治诉求。厄尔沃伦于1953年至1969年任美国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在其主政下美国最高法院了进行了一场划时代的宪政革命,做出了包括禁止种族隔离、推进民权、政教分离、逮捕程序改革、抗击麦卡锡主义、保障言论自由等众多里程碑式的判决。 对于正在进行司法责任制改革的中国来说,这些话题似乎与我们无关。而纵观中国多年来的司法实践,我们解决了许多问题,但仍有新的问题出现,改革之路依然任重而道远。 本书的译者何帆在书中引用说:“法治如同龙门石窟的卢舍那佛,尽管水流、霉斑、风蚀,甚或有残缺,但在它面前,仍令人肃然起敬。”美国最高法院的历史,让我们管窥到美国的政治、法律文化。而不论美国,抑或是中国,不论通往公平正义的路途有多么步履艰难,两国的司法人员都未曾放弃,一步步地踏在前进的台阶上。 (徐歆 作者单位: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检察院)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