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2-02-21 11:23:50

书信的力量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现在的人几乎不写信了。不写信的原因,除了交通发达、通讯手段便捷之外,似乎也难有心情安静地坐在灯下与人交心、向人倾诉了。

在这方面,明代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伟人王阳明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他不仅会领兵打仗、讲课授业、著书立说,还特别擅长写信,把书信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王阳明因得罪了大太监刘瑾,被贬到条件恶劣的贵州龙场驿,谁知竟成就了他的“龙场悟道”。他到任不久,就赢得了当地土著的信任与尊重,许多人主动帮他盖房子,建龙场书院,听他讲学。不料有一天思州的守官特遣差人到龙场驿来捣乱,侮辱王阳明。不想惹怒了正在听王阳明讲学的当地土著,当场把差人捉住拳打脚踢,打得差人抱头鼠窜。

差人回到思州,胡乱编造谎言向守官哭诉,说王阳明怂恿当地土著殴打侮辱他们。守官大怒,向上司告状,攻击王阳明唆使当地土人殴打差吏。那时有个宪副姓毛的,特遣人至龙场驿,谕令王阳明往守官处请罪谢过。

王阳明给毛宪副写了一封信:“差人至龙场凌侮,此自差人挟势擅威,非大府使之也;龙场诸夷与之争斗,此自诸夷愤愠不平,亦非某使之也。然则大府固未尝辱某,某亦未尝傲大府,何所得罪而遽请谢乎?跪拜之礼,亦小官常分,不足以为辱,然亦不当无故而行之。不当行而行,与当行而不行,其为取辱一也。…………某之居此,盖瘴疠虫毒之与处,魑魅魍魉之与游,日有三死焉。然而居之泰然,未尝以动其中者;诚知生死之有命,不以一朝之患,而忘其终身之忧也!”

毛宪副接着这封信之后,就转送给守官看。那位守官被王阳明的信打动,自觉惭服,明知衅由己起,怎好再怪别人。对此事,也不再提。

这时水西有个安宣慰使,素闻王阳明之名,非常钦敬,想与王阳明交好,特使人送许多米、肉、金帛等物给王阳明,王阳明却丝毫不受,一概谢绝。使者坚欲王阳明收下,他无法再拒辞了,只好收下二石米与柴炭、鸡、鹅之类;至于金帛、鞍马之物,无论如何,决不肯受。过后,王阳明写了一封信给安宣慰使,一方面感谢他所馈赠的物品,一方面叫他不要再送这些东西来。一篇义正词严的信,弄得那位想交好王阳明的安宣慰使,从此不敢再馈送东西给他了。

水西地方,朝廷以前原预备设卫置城的;城筑好,便因他事而中止了,但是驿传尚存之未废。这位安宣慰使,久恨驿传,据在他的腹心,不好作何异动,便想将它去掉,以便任其畅所欲为;朝廷没有驿传,再也不能知晓他所为何事。不过若果废去驿传,设被朝廷知道,祸又不小。他明知擅废驿传,是要犯大罪的,而自己又极想去掉它,事在两难,于是特遣人来请教王阳明,问驿传是否可废?王阳明就回了他一封信,力言驿传不能擅废。并且说:这是有关朝廷的威信,若是擅自废除,恐要获重咎。信内说:“使君之先,自汉唐以来,千几百年,未之或改,所以若此者,以能世守天子礼法,竭忠尽力,不敢分寸有所违…………不然,使君之土地,富且盛矣,朝廷悉取而郡县之,其谁以为不可?夫驿可减也,亦可增也,亦可改也;宣慰使亦可革也。由此言之,殆甚有害,使君其未之思耶?”

一篇利害分明的大道理,摆在安宣慰使的面前,吓得他再也不敢萌此妄念了。

有个姓宋的酋长属下阿贾、阿札等,忽然叛乱起来,到处骚扰百姓。这次阿贾等作乱,有许多人都说是安宣慰使的主使,王阳明也知道是他暗中使坏,于是便又写了一封信,责备他不应按兵不动,坐视阿贾之难而不讨平,并劝他自动速讨叛将以赎罪。安氏不觉悚然,自悟其过,遂率师一鼓将阿贾、阿札等荡平了,百姓也都赖以安宁。一个桀骜不驯的安宣慰使,却被一个小小驿丞王阳明的几封信,弄得俯首帖耳,不敢不从。由此可见一个人的道德学问,感人之深,比什么都要来得有效力!

王阳明奉命去广西剿匪,他了解情况后,给土匪头子卢苏、王受写了封劝降信,居然起大作用。信中说:“人之所共耻者,莫过于身被为盗贼之名;人心之所共愤者,莫过于身遭劫掠之苦。今使有人骂尔等为盗,尔必愤然而怒;又使人焚尔室庐,劫尔财货,掠尔妻女,尔必怀恨切骨,宁死必报。尔等以是加人,人岂有不怨者乎?人同此心,尔宁独不知?…………尔等当时去做贼时,是生人寻死路,尚且要去便去;今欲改行从善,是死人求生路,乃反不敢耶?…………闻尔等为贼,所得苦亦不多,其间尚有衣食不充者。何不以尔为贼之勤苦精力,而用之于耕农,运之于商贾。可以坐致饶富,而安享逸乐,放心纵意,游观城市之中,优游田野之内。岂如今日出则畏官避仇,入则防诛惧剿,潜形遁迹,忧苦终身,卒之身灭家破,妻子戮辱,亦有何好乎?…………尔之财力有限,吾之兵粮无穷,纵尔等皆为有翼之虎,谅亦不能逃于天地之外矣。呜呼!民吾同胞,尔等皆吾赤子,吾终不能抚恤尔等,而至于杀尔,痛哉!痛哉!兴言至此,不觉泪下。”

卢苏、王受看了王阳明的招降信,条分缕析,虽然有传言说王阳明是诈招,但这封信里分析得头头是道,把他们为何被逼上梁山的原因分析得一清二楚。卢苏、王受心里也很胆怯。再加上王阳明此前平宁王之乱、江西匪患,积累下巨大的名声。整个那一时代的土匪,都怕王阳明。结果当然是劝降成功,百姓不用受战火的祸害。

王阳明书信的力量抵得千军万马。其实书信的力量就是文字的力量。

(何况)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