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秋,这是团圆的日子。 在我家乡,这是大节,而我已经有20年没在家过节了。尤其在今年的中秋,归乡之心,格外强烈。 20年,弹指一挥间,时间真就如手中的沙,抓在手中以为很充实,却在不知不觉中一点点失去,恍恍惚惚,光阴已过万重山。人生也是这样,很多时候,我们一边刷着视频,听着“你还是从前那个少年”,另一边却只能“秃然”感慨,时间都去哪儿了? 还能去哪儿了,它们伶伶俐俐地从我身边跨过,并不回头。 中秋,一个又一个的中秋,就这样过去。有时,我们用语言去表达怀念,反复咏叹各种情绪,将心中所想寄托给明月这样的具象。明月千年,她一直都在那里,看我们的离别,看我们的忧伤。 辛弃疾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 在这样的思乡夜中,我努力回忆之下,浮现出来的,是儿时的“月光光”和月华饼。 “月光光”是南方地区广泛传唱的童谣,版本很多,朗朗上口。在我们客家地区,往往都是这样开头: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韭菜花,结亲家…………而到了福州,我听到的版本是:月光光,照池塘,骑竹马,过洪塘。洪塘水深不得过,娘子撑船来接郎,问郎短,问郎长,问郎此去何时返。至于,闽南、潮汕,应该还有其他版本,我没听过。诗人丘逢甲听过,所以他说,“比较生涯姜更好,儿童都唱月光光。” 一首童谣,一声月光光,遍地起相思。 月华饼是月饼的一种,似乎只在客家地区存在,制作很简单,纯白的糯米粉加白糖压制而成,顶多加点黑芝麻和花生碎。这种月饼,味道清甜,吃起来不腻,就是有点干,不过,配上一杯清茶,就完美了。 还有些人家有拜月传统的,月华饼必不可少,再配上柚子、柿子和茶,就可以拜月光娘娘,守月华了。 故乡规矩,逢年过节,母亲们都要给出嫁的女儿们送节,端午是粽子,中秋是月饼。儿时,外婆准备的东西非常丰盛,总少不了我最期盼的月华饼。 如今,人长大之后,中秋似乎没那么重要了。月饼成了一个符号,一个点缀,包装越来越豪华,制作越来越考究,但我就是觉得不如纯粹的月华饼。或许,这就是越简单的越美好,越单纯的越动人。 我知道,很多人都想回到2019年,但正如逝去的岁月、永远弥补不了的遗憾一样。我们的人生,并无岁月可回头,只能硬着头皮往前闯。 在这样的年份,你永远无法判断,命运准备了怎样的不怀好意;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先来;你甚至不敢做更多关于未来的规划,因为你害怕突然来了突然。 家家闭户的那段时间,我总在夜半醒来,到阳台转悠,推窗透气,我抬头,月亮就在那儿。我知道,古人不见今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我这小小的忧伤,在时光的长河中,是那么可笑和矫情。然而,我又是的的确确地感受着,这时代变革和动荡中,我的不安和无所适从,被放得很大。 我知道生活总会恢复平静,只是蝴蝶的翅膀已经振动,这世界正变得面目全非,我要的平静,还需要等待。 中秋团圆,多少有些奢侈。 好在,现在是微信时代,我们的思念可以马不停蹄传递。万物互联,我知道,亲朋好友就在微信的那头,总有多年不曾联系,我怯怯问一声,在吗?这一份愁心与明月,最怕是没有回音。 “在。” 这就是最好的回音。 窗外圆月高悬,一声问候,一口月饼配上一杯好茶。好好珍惜身边人,好好珍惜平静和美好。 (于西)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