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识,我高二,她高一,我们,都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普通人。校园里的团体活动让我们一直保持着纯真,一直到我先毕业。 再联系,我已大学毕业并入伍,在一堆春节祝福短信中我们又渐渐联系起来,那时我在福州,在新兵连里当排长,熄灯查房后的半个小时便是我们的电话时间。那时住的是集体宿舍,屋外的温度又将近零下,为了不影响战士们休息,我都是躲在被窝里打电话、发短信。 我们的恋爱关系是我躲在被窝里决定的,那一夜,我失眠了。后来,她知道了这件事竟开玩笑说:“难怪别人总说没见过我老公,原来你从恋爱那一刻起就是‘躲’着的啊!” 那时她还在北京读书,我攒了一个礼拜假去北京看她,和她一起去了故宫、长城,一起在她的学校散步。尽管火车来回就用了4天。但见到她的那一刻,我觉得这一切都值了! 第二年夏天,她毕业了,我探亲回家。她说:“我们订婚吧!”我说:“好。”于是我们就着手准备,那是我们确定恋爱关系后的第6次见面,在一起时间不超过50个小时,那时我在福州,她在漳州。 一次,我去找她,她无意间看到我把她的电话备注存的名字叫“某”,一时气结,认为我不重视她或者有其他女朋友才会以这样的名称来指代她。 我没回答,只让她用闽南语念这一个字(注:“某”的闽南语音和妻子的音是一样的),她念一遍后脸颊微红,甜蜜地笑了。从此她成了我的“某”,她为了这个身份,付出了一切。 2008年11月底,我们结婚了。当时,我的一名战友从漳州调到福州,我见机提出申请,于是我们顺利在漳州成了家,她说,她对爱的执着让她无视了两地的距离,只是后悔没有让我求婚。 婚前,她是家里的公主,根本不会做饭和做家务。婚后,她总是在电话里问我,要吃什么?然后提前炖点汤,让我休假回家时吃。 从做饭界的“门外汉”到现在军嫂群里的“美食家”,她的付出,我一直看在眼里。婚前她的体重只有90斤,基本从来不干重活累活;婚后她却自己从网上买了组装橱柜,拿着螺丝刀装起来。现在,儿子只把她当做偶像,而我也只能排第二。 但是坚强的她却差点倒下。 婚后第二年,她怀孕了,将为人母的她忙着买婴儿用品,研究孕期饮食,研究如何胎教。我在电话里听着她每天兴奋的声音,期待着孩子的降临。终于到了生产那天,也许是怪我平常的缺席,小家伙迟迟不想出来跟我见面,几个小时的艰难生产耗费了她的全部力气,最终只能通过手术剖腹生产。可是严重窒息让小家伙脏器衰竭,只在人世间痛苦地待了几天便离去。 刚知道这个消息时,我躲在卫生间大哭一场,后来是父亲走进来劝我要撑住,因为她还需要我。 那一个月,她没说话,月子里以泪洗面。那一年她害怕看到别人家的小孩,看到便躲起来哭,一头秀发,在那一年白了许多。 过了剖宫产的保养期,也许是上天的眷顾,渴望孩子的她再次怀孕。十月怀胎,她终于顺利产下儿子,重6斤6两,于是我给这个小家伙起名叫六六,希望他能六六大顺,在以后的日子里健康成长。 我的单位是驻扎在在漳州沿海的一个边防派出所,离家不到一百公里。为了方便,家里买了辆车,她说:“你开去单位吧,这样上下班方便,休假时省去买票等车的时间,你就能多在家陪我们一会。”就这样我和大多数人一样,开车上下班,只不过我上班和下班的时间间隔是一个月。 后来,国家开放了二胎政策,于是2016年,我家也有了老二。那是9月18日凌晨2点多,因为比预产期早了一个多月,小家伙来得很仓促。那天,家里只有她和老大,肚子开始痛时,她是自己一个人带着刚4岁的老大打车到医院的,当我接到妻姐的电话并请假赶回时,已是四口之家了。 她看到我关心和悔恨的眼神,安慰我说:“时间还早,我以为只是普通肚子痛就自己来检查一下,就没想打扰你,怕影响你工作。” 转眼老大十岁了,我也因部队改制离开现役转隶地方,但因为单位离家较远,仍是两地分居。我虽已不再是军人,但她还是一个人带着孩子撑着家,十几年如一日。军嫂的品质和负担一直在。原部队中认识的很多军嫂都同样有类似的坚守,我相信全国所有的军嫂都一样!有时我在想国防的“防”字,左边的“左耳旁”像一面飘扬的军旗,坚守阵地,插在边疆,御外后扬,代表着军人。那么“方”字就代表着军嫂,坚守后方,让军人无后顾之忧。如此合二为一才能筑牢国防,卫守祖国和平发展,迎来中华盛世。 有人说军人代表着坚毅和奉献,但是我觉得军嫂才是真正代表着坚毅和奉献,因为我们在部队里有组织有战友,吃穿无忧,一心备战;军嫂除了生儿育女,还要照顾家庭,让我们在部队安心工作,而她们总是独自承担一切。毛主席说过“妇女能顶半边天”,但作为军嫂,爱人在单位的时候她们撑起了家里的一片天,让军人能够安心战训。如果说军功章里有军嫂的一半,那是指正面,军功章的另一面全是军嫂的,藏在背后的那一面,贴心的那一面。 (蔡智敏 作者单位:漳浦县公安局)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