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谱写特区新篇章的检察“娘子军” ——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获授“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3月10日讯 春阳抚照,万物滋荣。浩荡春风里,喜讯传来——全国妇联发布表彰决定,厦门市海沧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检察部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 海沧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领取2022年度“全国巾帼文明岗”奖牌 海沧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仅有6名检察官与3名检察官助理,是一支100%由女性干警组成的刑事检察队伍,平均年龄约34岁,但每位检察官年均办案超过150件,人均办案量位居全市检察机关前列。 检察巾帼载誉而归 近5年来,这支队伍屡获殊荣,先后获评“福建省巾帼文明岗”“省级青年文明号”“厦门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集体”等,部门干警获省级荣誉9人次、市级荣誉13人次,涌现出“福建省优秀办案检察官”、全省检察机关“未检业务标兵”、“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个人”等优秀人才…… 海沧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是如何斩获这一系列殊荣的?3月6日,记者走进该院第一检察部探访,寻找荣誉背后的奥秘。 利剑护平安 贡献巾帼力量深化创稳 海沧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办公室的灯,总是亮到深夜。2021年4月,第一检察部成立专案组办理林某某等14人刑事案件。 “案件时间跨度大,违法犯罪事实多,共有61起。”承办检察官李春雨介绍,这起案件案情复杂、罪名较多,即使同一罪名,也可能是不同犯罪事实。“比如,多起强迫交易均为不同被害人、不同手段、不同名目、不同共犯,那就需要审查每个细节,夯实每处证据,做到不枉不纵。”李春雨跟专案组其他成员不仅要把关“好”,还要把关“早”。 在案件还未立案时,第一检察部就提前介入引导侦查,统一证据标准,确保诉讼顺利进行。进入审查起诉阶段后,李春雨和同事们更是一头扎进72本卷宗里,在45天内高质量完成了30多万字的案件审查报告。 “我的通勤时间约45分钟,为了节约时间,晚上时常直接在办公室休息。我也想念家里的闺女,但是肯定要先把案件办好。”回忆起那段时光,李春雨无悔于尽职履责,也深深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 最终,法槌落下——被告人林某某等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20年至1年6个月不等的刑罚,检察机关指控罪名、量刑建议均被法院采纳。 检察官出庭支持公诉 这起案件的成功办理只是第一检察部工作的一个缩影。作为刑事检察部门,第一检察部主要负责各类型刑事案件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出庭支持公诉、抗诉,开展相关刑事诉讼监督以及相关案件的补充侦查等,始终以“求极致”理念持续做优刑事检察工作,助力平安海沧建设。 2022年,海沧区获评“福建省平安建设示范区”。检察蓝,是守护平安海沧的一抹亮丽底色。有数据显示,去年,海沧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依法批捕犯罪嫌疑人150人,起诉716人,有罪判决率100%,有力维护社会大局持续安定稳定。 平安和发展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在护航平安的同时助力营商环境建设,刑事检察部门应该怎么做?第一检察部主任苏小炜介绍:“检察机关在依法办理涉企业案件的同时,还要检企联动,帮助企业恢复正常生产经营秩序、健康发展。” 海沧区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成立仪式暨第一次联席会议 近年来,海沧区检察院全面落实海沧区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定,在2022年设立优化法治营商环境办公室,制定八条具体措施。建立健全区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会同区工商联、区司法局等七家单位签订实施办法,召开联席会议,助力企业合规经营。 “小案不小办” 助力推进基层社会治理 手机盗窃、酒后驾驶……海沧区检察院办理的刑事案件中,超过45%属于被判处有期徒刑1年以下的小案。一件件小案的背后,关联的是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安全感。 “小案不小办”,以检察服务的“民生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是海沧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坚持的办案理念。2022年,该院能动履职,与海沧公安联合建立全市首个轻罪案件高效优质办理机制——制定危险驾驶、盗窃、故意伤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轻罪案件证据指引,防止案件“带病”流转;第一检察部的专门轻罪办案组集中办理案件,优化办案流程;通过案件线上会商系统,推动跨部门大数据协同办案……多措并举,依法快速、优质处理轻罪案件。 不仅要案结事了,更要“办理一案、带动一片”。据第一检察部检察官肖婷婷介绍,该院第一检察部打造“检网融合”社会治理模式,借助网格员等基层力量,下沉社区、贴近群众,借助案件的上门听证会开展法治宣传,打通检察机关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人民检察,不负人民。第一检察部始终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落实到检察工作各环节——设置干警监督栏、群众意见箱,广泛接受人民监督;设立来访接待室、工作指路牌,不断完善便民服务;架设家庭教育指导站、多功能心理疏导室,彰显司法人文关怀。 文明创建,第一检察部全体女干警把无私大爱和为民情怀播洒在街头巷尾;春夏秋冬,步履匆匆,她们一次次深入社区,“带案进网”,以办案激活社区共治活力,以宣传提升社会法治意识……走万里路、进千家门、解百家难,她们因女性的细腻,更加深刻感知着百姓的冷暖,也更加殷切地回应群众的期盼。 能动求极致 打造过硬检察队伍 见到检察官陈兰时,她正一手扶着腰,挺着大肚子慢慢走进办公室。进入孕晚期,陈兰依然没有减少手中的活,奔走在办案区、看守所、犯案现场等地。虽然辛苦,但对她来说,办好手中的每一个案件,就是对宝宝最好的胎教。 还有几个月,陈兰从事检察工作就满十年了。为适应工作的需要,她非常注重在办案中学习,把办理的每件案子都当成学习锻炼的机会,对办案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广泛查阅资料,请教领导同事,务求弄懂弄透。这些年来,陈兰办理了许多重大、疑难、复杂案件,指控罪名、量刑建议均被法院采纳。无论卷宗是厚还是薄,无论案件是大还是小,她都坚持认真细致地审阅卷宗,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检察官对“高空抛物”案件进行讨论 2021年,她办理全市第一例高空抛物刑事案件。“尽管小区高清的视频画面成为有力证据,但面对新罪名,是否达到法律意义上的‘情节严重’成为焦点。”当时,陈兰和同事从抛物行为发生的时空环境、抛掷物的情况、抛物行为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危害、后果以及抛物行为次数、动机等方面展开综合论证,最终认为构成“情节严重”,并得到了法院判决支持。 对于检察工作的理解,陈兰是这样说的:“我们办的不是案件,而是别人的人生。”因为有这样一个信念,对待每一起案件,她都慎之又慎,努力把每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历史和法律检验的铁案。她说:“检察官是冷静的但不是冷冰冰的,只有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才能让人民群众体会到最大的司法善意。” 看到年轻一代快速成长,第一检察部主任苏小炜特别开心。苏小炜自2007年3月进入检察院以来一直奋战在办案一线,她业务精通,第一检察部里谁有困惑或者把握不准的都要听一听她的分析和建议,形成了善学习、爱学习、勤上进的良好传帮带风气。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检察官,她深知“庭上一分钟,庭下十年功”,把学习作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在知识飞速更新的年代,她不敢松懈,认真钻研法学理论,关注研究最新司法解释,始终站在法学理论前沿,积累法律专业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庭答辩能力。苏小炜说,办案质量就是检察工作的生命线。在她的带领下,第一检察部全体干警团结一致、屡获佳绩,以“不让须眉”的气势撑起了全院80%的办案总量。 检察官下乡开展案件实地调查 人才是第一资源,队伍建设始终是检察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海沧区检察院围绕新时代检察履职更高要求,全面加强检察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大青年干警培养力度,完善跟班锻炼、导师制度,创新检委会青年干警跟班学习制度,有力促进了检察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办案有温度 依法保障妇女儿童权益 司法,不只是雷霆万钧,也有春风化雨的一面。在办案中融入司法关怀,认真履行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检察职责,海沧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的女检察官们用细腻和智慧,让法律监督更加有温度。 保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是一道综合性命题。近年来,第一检察部的女干警们依法履职、主动出击——她们起诉了全市首例“咸猪手”入刑犯罪案件,有效震慑了潜在的违法犯罪分子,保护广大女性、儿童身心健康;她们对某民办幼儿园校车严重超载的行为,以涉嫌危险驾驶罪提起公诉,并向涉案幼儿园发出了《检察建议书》,努力消除交通安全隐患,守护学生平安出行;她们积极参与涉未成年人保护社会治理工作,与社区共建未成年人观护基地、参与辖区中小学及周边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联合多部门共同举办公益科普网络直播……此外,海沧区检察院携手海沧法院、区妇联探索建立《共同推动保护妇女儿童权益工作十项合作机制》,完善集中统一办理未成年人检察业务,实现“四大检察”全覆盖。2022年,第一检察部坚持“零容忍”,依法严惩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0人,同时最大限度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不批捕率居全市第一,不起诉率超70%。 第一检察部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一次次常规办案催生一项项长效、创新机制,在守护妇女儿童的同时传递检察温度——全国首创检察官以“儿童观护员”身份出庭,面对当事人离婚后都不愿意抚养患病女儿的情况,检察官在庭审过程中替儿童发声,督促原被告双方达成公平合理的妥善抚养患病子女的可行方案;创建“一书一令一课堂”工作模式,举办专门教育矫治会,由办案民警向涉罪未成年人送达《训诫书》,检察官向家长送达《督促监护令》,邀请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师开展家庭教育亲子课堂,实现综合司法保护;推动公安机关建立未成年人一站式取证保护中心,中心集检查取证室、询问室、心理疏导室为一体,环境温馨舒适…… 在打击犯罪的同时,第一检察部牵头举办海沧区法治副校长集中聘任仪式。2022年,全院28名检察干警担任辖区36家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在全市率先实现了检察人员担任法治副校长覆盖全部区属中小学。依托检校共建工作,第一检察部推出了法治主题班会、法治讲堂、法治主题手绘展览等项目,努力为孩子们营造平安、稳定、和谐、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凡是未来,皆有可期。在检察之路上,海沧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将不负韶华,赓续前行,以更高水平书写检察答卷。 (本报记者 叶蔚蓉 通讯员 海检宣)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