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4月6日讯 “您好,我是某证券公司客服,公司正在做微信推广,每天都会发布最新财经消息,还有内部信息,方便添加下您的微信吗?”这样的电话您接到过吗?这是电信诈骗的“前菜”,千万要提高警惕了!近日,晋江市公安局远赴湖南省,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经过数日摸排蹲守和精准分析研判,在湖南株洲市打掉一个诈骗“引流”团伙。该团伙为了获取非法利益,冒充证券公司客服为上游电信诈骗分子提供引流,将“有意愿”投资的受害者引入到犯罪团伙的陷阱中。 据介绍,此次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7人,受害对象涉及6个省市100余起诈骗案件,涉案金额达1000多万元。 警方押解犯罪嫌疑人 跟着“团长”炒股被骗103万余元 2022年12月下旬,家住晋江东石的吴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是某证券公司客服,向他推荐了几只股票,称公司正在做微信推广,每天都会发布最新财经消息,还会有内部消息。 平日里吴先生就有炒股的习惯,也时常关注股市,对方称要加他为微信好友,他便同意了。 对方将吴先生拉进了一个投资群,他在群里观察了几天,发现对方此前推荐的几只股票都涨了,他便放心跟着群里的“团长”开始投资。 把钱打入“团长”指定的银行账号,下载指定APP投资炒股,按照“团长”的指示,吴先生共转账18笔104万余元。 吴先生很谨慎,每次转账都会到APP里查询是否到账。其间,他还特意试着提现1万多元成功了。这次成功提现,彻底打消了他的顾虑,他于是加大了投资。 今年1月19日,吴先生提现没有成功,想要找客服了解情况,却发现自己已经被踢出群。猛然醒悟到自己被骗了,吴先生向晋江市公安局报了警。 顺藤摸瓜展开“全链条”打击 接到报警后,晋江市公安局立即对该案展开分析研判工作,迅速成立专案组,通过侦查发现了嫌疑人藏匿的具体位置,并组织精干警力对嫌疑人进行抓捕。 3月14日16时许,抓捕组在湖南娄底市抓获拨打“引流”电话的彭某。经审讯,彭某供述其参加了以上线“林总”“胖哥”为首的“引流”团伙。 抓捕组连夜奋战、顺藤摸瓜,3月16日11时许,上线唐某涛(“林总”)、唐某(“胖哥”)在湖南株洲一公寓落网。 专案组在统筹前期线索收集和案情分析的基础上,对涉案人员逐个突审核查,开展深度研判,通过大量摸排调查,专案组逐渐摸清了该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人员分工、运行模式及相关犯罪事实。 3月26日,晋江市公安局组织28名精干警力联合株洲当地警方集中开展收网行动,在株洲市多地抓获李某、肖某、邓某等14名负责拨打“引流”电话嫌疑人。至此,这个冒充证券公司为诈骗犯罪提供吸粉引流服务的团伙被彻底捣毁。 涉案100多起金额达1000多万元 “该团伙组织架构明确,还有专门的指挥群。”办案民警介绍,抓获的17名犯罪嫌疑人,唐某涛为老板,唐某为管理者,其他15人则负责拨打“引流”电话。 据唐某交代,他们会在网上发布招聘广告,新入职员工需要重新办理一张电话卡,入职2-3天需要在公司进行培训,之后可以回去自行拨打电话,工资发放、日常联系都在群里。 “‘胖哥’每天会发一些料子和相关话术给我们,然后我们就用新办理的电话号码去拨打。”犯罪嫌疑人彭某说,“料子”就是一些电话号码,“话术”大概就是以金融客服的名义,添加客户微信,向客户推送微信公众号,当晚10点前客户不取消关注,他们就可以拿到提成。 “我们侦查发现,该团伙成员每成功引流一人,可获利50元。”办案民警说,不少拨打“引流”电话的犯罪嫌疑人在入职不久后或电话卡被封后都会察觉到这份工作是违法的,但都抱着侥幸心理,以为只是打电话推广不会牵涉到自己,殊不知他们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法律。 等到“猎物”送上门,骗子就会上场,诱骗“客户”下载APP进行投资理财而实施诈骗。据介绍,此案受害对象涉及6个省市,实施诈骗作案100多起,涉案金额达1000多万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唐某涛等17人涉嫌诈骗,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警方提醒 冒充客服,拨打电话为诈骗团伙“引流”的行为,参与者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广大市民朋友要加强防范,切记不要被网上招募兼职工作所诱惑,成为犯罪帮凶;不要轻易添加陌生人的微信或QQ,不要盲目点击陌生人发来的网址链接,更不要轻易转账,以免上当受骗。 (本报记者 叶华南 通讯员 陈耀宗 庄凌龙)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