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序无言,光阴荏苒,细数之下,从17岁那场灭顶之灾将我困宥轮椅,时光已然飘过三十多个春秋。在那些艰难岁月里,阅读与我,不是简单的相伴消遣,而是一种灵魂的疗愈和救赎。灾难夺去我的行走功能,书籍却给我的神思插上了翅膀,让我遨游寰宇,与天地万物在文字里交流。书籍就像一枝飘进我人生寒冰世界的腊梅,给我的心沁染了一抹惊艳的璀璨。 那年初夏,父亲突因心肌梗塞骤然离世,我的人生一下子凄风苦雨,四面楚歌。很多天,外面阳光灿烂,我内心却漆黑一片。我一遍又一遍看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相同的疾病一样的不幸遭遇,他失去了视他为生命的母亲,我失去了为我耗尽心血的父亲。我迈进了人生的死胡同,内心看不到一丝希望。好书如遇知己,那字里行间折射的智语慧言皆是对心灵的抚慰,史铁生那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一句直抵人心的话,瞬间就道破生死,看着悲痛欲绝的母亲,那一刻我释然了,既然这一天迟早会来,那就姑且陪着母亲吧! 父亲去世时才57岁,他在不该辞世的年龄匆匆离去,我曾一遍遍问上苍,既然已夺去我的健康,为何还要带走我的至爱亲人?也是在史铁生的《合欢树》中我寻到了答案:“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很久很久,迷迷糊糊地,我听见了回答:她心里太苦了。”儿女的不幸,在父母心里,是致命重创。父亲伤痕累累的心已无力再承载这诸多苦难,终于在那个深夜,心跳像琴弦断裂般戛然停止。 这就是文字的魅力,它超越时空阻隔,却可以让一个苦难的灵魂去陪伴和安抚另一个千疮百孔的生命。正是阅读与书籍,陪我度过了一个个如同“暗夜行山路”的人生坎途,也唯有书籍才能愉悦精神,滋养心灵,让人享受那种“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的禅意之妙。 闲暇的日子里,我喜欢静坐在庭院的花影下,捧一杯香茗轻啜,在茶雾氤氲的清香中品读喜爱的书籍。“静坐将茶试,闲书把叶翻”,看到动情处,我会随主人公命运的跌宕起伏而唏嘘感慨泪水涟涟;有时也会被富含哲理意境悠远的慧语点亮心灵,捧卷遐思回味良久。静中生慧,悟中开智,人的思维是相通的,在凝神细读中,那一瓣如莲的心香便开始暗香盈动,沁润身心,连时光都充盈着诗意,日子也静美如花。 “展一卷书,神与之交,气与之合,魄附其上,而魂游其中,至掩卷仍如梦如冥,大汗淋漓,口存余香,乐至醍醐灌顶,物我两忘”,读书到绝妙的佳境正是这种“书人合一”之感。在这个喧嚣而快节奏的时代,我们的内心变得浮躁虚茫,很难静下心来带着匠心做事。而阅读能让我们与智者为伍,与圣贤对话,体悟一种慢生活,静能量,积淀我们的思想,陶情冶趣,拓展我们的胸怀。 (李仙云)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