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3-05-02 17:09:56

廊桥有梦——读周华诚《流水辞》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溪水淙淙,一位位温婉恬静的江南女子,从形如琴键的石桥上缓缓走来…………癸卯年的春晚舞台上,一支取材于浙江泰顺仕水碇步石桥的舞蹈《碇步桥》,以其独特的韵律和美感,呈现出千年古桥的质朴韵味、烟雨江南的如梦如幻。

木拱廊桥、碇步桥…………样式各异的古桥是素有“千桥之乡”美誉的浙江泰顺的唯美印章,也是这座小城生活美学的独特表达。碇步桥串联起山水间的温柔和诗意,能使人在流水呢喃中忘却眉梢的烦恼和心尖的忧虑,而透过长虹卧波般横在宽阔溪面上的古老廊桥,则可感受到岁月雕琢的质朴和寻常生活的坚韧。深深为廊桥前世今生所吸引的周华诚,跨过一条条绵延不息的溪流,走过一座座惊艳时光的廊桥,聆听一个个守梦廊桥的故事…………山与水的相会,桥与人的连接,古老廊桥的隐秘之美从他的笔尖缓缓流出,形成一部停驻岁月光影与人心暖意的散文集《流水辞》。廊桥沉默,流水明媚,作者通过一个个寻访廊桥得来的故事,讲述造桥人的传承、守桥人的坚守、说桥人的情结、访桥人的执着、桥乡人的信仰,引人领悟静水深流、温暖治愈的力量,更巧妙地嵌入文物、交通、民俗、技艺、宗教等多维元素,呈现出廊桥背后的精神意蕴和文化内涵。

“桥,水梁也。”桥因水而营造,水因桥而增色,一地一域因桥而道路畅通,因桥而人来物往。桥与水交错是世间最美好的相遇,桥与人的因缘际会衍生出无数动人故事,而对“心之所向,素履以往”的周华诚而言,桥与人更是极富生命力的叙事线。《旧时光》讲述的是营岗店街居民重建薛宅桥的故事,任风雨侵袭,屡毁屡建,薛宅桥始终雄伟地矗立在小街拐角处,村民只要抬头望见廊桥的身影,心里便有了战胜风雨的底气。《桥头的茶馆》留下的是年轻人回归故土、守望廊桥的身影,曾经离开故乡是为了去远方追寻更好的生活,而泰顺廊桥声名远扬,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归并重新认识故乡,过上了理想的生活。《廊桥相见》讲述了一个“中国版”的廊桥爱情故事,两位廊桥文化传播者因廊桥而相见结缘,因共同理想而情深,在他们搭建经营的廊桥文化宣传平台上,一座座无形的廊桥连接起更广阔的道路,让更多陌生人在廊桥上相遇相见。

廊桥与村民生活紧密相连,悠长岁月里,它渐渐超越交通工具成为长久不衰的精神信仰源泉。历时两年多寻访廊桥的过程中,“稻田作家”周华诚挖掘和体验廊桥古今故事,注入现代精神将廊桥独特、鲜活、极具生命力的文化形态和精神力量一一呈现。《时间的消息》传递着村民营造新的木拱廊桥的美好冀望,廊桥会在时光里慢慢老去,可哪怕失去实际功能,只要怀有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信念和希望,便会需要廊桥这样的心灵庇护所,时间终会带来幸福的消息。《一桥一生》是属于木拱廊桥传统营造技艺传承者和廊桥文化守护者的传奇,他们坚守匠心、精炼匠技,重建三座被洪水冲垮的国宝级廊桥,使其成为更加恒久的精神符号;他们自发搜索被洪水冲走的廊桥构建,深度挖掘廊桥文化,留存珍贵的文化记忆,守护着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任是东流去》回望了一场反响强烈的“三条桥保卫战”,当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出现冲突时,无数人出于对家乡、对文化的大爱,挺身而出,积极参与保护廊桥的行动,“因为廊桥精神已经内化在泰顺人的血肉之中”。

廊桥作为不朽的文化符号,无论我们以什么方式与廊桥相遇,都一定能读到属于自己的故事。廊桥早已不再是遗梦,每一座廊桥的“性格”都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每一座廊桥背后蕴含着我们共有的生生不息的律动,而有形无形的廊桥更是恒久地连通着中国与世界、当下和未来。

(李钊)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