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3-05-11 22:04:00

笋中情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提到家乡三月春,野菜千万,可我却只惦记深山里的春笋。春分一过,各种笋就此破土,势不可挡。

笋能居肉食之上者,只因一字之鲜。第一口春天,当然得是春笋。春天里越早冒头的笋儿,越有那一份清、鲜、甜的滋味。清晨的阳光透过竹林,照在饱经春雨滋润的笋上,她们个个脆嫩挺拔,光是将笋掂在手里就能感受到那饱含的鲜甜汁水,更别提一口吃进嘴里了。

正所谓:“无竹使人俗,无肉使人瘦,若想不俗与不瘦,餐餐笋煮肉。” 这话其实蕴含着科学依据的,鲜笋本身几乎90%都是水分,其余是纤维素、蛋白质和糖等。如此粗纤维的笋,按照农村人的话说,笋食多了“刮油”不顶饱呢!聪明的乡村美食家想到了好法子,就是将笋与咸肉、五花肉一起炖煮,本来俗气的肉汤,因笋的加入,立马变得灵动起来,鲜美中带着一丝丝醇厚。当年郑板桥吃过江南的笋念念不忘,于是写下“江南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这样的名句。春天的新笋聚蓄山林的灵气,与鲥鱼等肉类的鲜肥相互融合,于是有了大雅大俗的食趣,自然是大美之味。

古汉语词典《尔雅》记载:“笋者,竹萌也。”几种春季萌发的笋中,我最喜苦笋,苦笋之味如人生啊!初尝苦笋你可能会觉得略带苦涩,但细细咀嚼品尝,舌尖就会渐渐感受到苦笋的清香回甘。就好像《舌尖上的中国》里,将苦味归于甜味那一集的,因为在中国人的味觉里,苦一直是另一种甜,有苦,才会有回甘。

每年清明前后,我都会回乡村,与我母亲一起背上背篓,到深山老林中寻觅苦笋。入得竹林去,听得一耳青色归。伴随着虫鸣鸟叫,可能还有野猪啃食过的痕迹,苦笋林显得妙趣横生。纯正的野生苦笋,笋状细长,笋壳带绒毛,味苦但甘味足。每次都能采摘几十斤回来,母亲都会剥好笋壳,切掉不嫩的部位,将笋焯过水,随后便将大部分刚出锅的苦笋,送到村子里上了年龄的老爷爷、老奶奶家中。有时我不是很理解,那么辛苦采摘回来的苦笋,为什么都要送出去呢?母亲这时就会笑盈盈地告诉我:“老人家们现在爬不动山了,我还干得动就多摘点,让他们一起品味来自大自然的馈赠,几十年来不曾变动的滋蕴。”

这简单的话语,也许就是品食春笋的收获,除了能体会深山特有的灵气,唤醒你藏于心底的思乡之情,更让你忍不住喊一句:“久违了,春天!”“久违了,人情味。”

(郑丽婷)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