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需太遥远,只需倒回个三十年,在一条条连接村镇的小路上,茶亭是并不陌生的景致。 我看见过刚建起的柱子还散发着木香的茶亭,它们如一个强壮的小伙子,稳健地站立在泥土路或石板路上;我也在不知历经了多少风雨,已陈旧甚至已歪斜的茶亭下停留过,它们的柱子梁子椽子都已腐朽,已是耄耋之年,或许是接班的年轻人还未到,还在站最后一班。 它们孤独寂寞吗?我想是的。它们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远离了人间烟火,哪怕同一条路上有两个茶亭,也最少隔了几十里,彼此不能照面。后来我又想,它们是不寂寞的,因为它们头顶的瓦片,和地上与山上的泥土,本就是一家人;而做成它们身躯的木材,和周围的树木,又能有什么隔阂呢?况且,那几十里外的另一个茶亭,它们相互之间也是可以交流的,甚至可以谈情说爱的,风能够把它们彼此对对方说的每一句话,毫无差错地带到。 茶亭服务的是人。为赶路的人提供歇脚的地方,以缓解身心的疲劳,下雨时则为路人避雨。有赶长途的,走到此天黑了,甚至也把茶亭当作驿站。茶亭不同于凉亭,茶亭是有茶的。每个茶亭,都是有归属的,是附近哪个村镇建的,所以,便有积德行善的村人,挑了茶水来,倒进常年安放在茶亭里的大木桶里。木桶盖上,扣着一个碗,碗旁是一个安着长柄的竹筒,供舀茶水用。烈日炎炎下,赶路的行人走到此,口渴难耐,咕咚咕咚喝上几碗茶水,酣畅痛快,便要觉得,天上的琼浆玉液恐也不过如此,同时,对施茶的人,生出由衷的感激,感念人性的温暖。 后来,随着道路建设越来越完善,乡镇与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都建设了公路,没人走路了,这些原来矗立在小路上的茶亭,因小路扩建成公路都一一拆除了,消失了。只是坐在车上的人,经过此地时,常常会说:“这里曾经有一个茶亭。” 而另有一部分茶亭,却比直接拆除更让人牵挂,让人想起便隐隐地心疼。它们所在的小路,未扩建成公路,公路为缩短路程,从山后面走了。于是,小路荒废了,生出杂草来,长出灌木来。因无人打理、修葺,茶亭也加快了朽坏,歪了,倒了,成了一堆废墟,成为了土与尘————哎呀,它们是不是回家了呢?是啊,万物的归宿,包括人,岂不都将成为尘土,回到大地之怀抱吗?想到此,对茶亭的忧愁,减轻了许多。 (张先震)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