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3-08-24 15:35:42

壮士饥餐老鼠肉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潘光旦先生,没闹甚花边新闻,却曾在西南联大,闹过一次大的嘴边新闻。燕山雪花大如席,云南老鼠壮如鸡。西南联大初创,教授们住茅檐居破屋,晴天不开天窗开瓦窗,雨天不开天井开雨境;恼火的是,硕鼠硕鼠,来食我黍,既食我黍,又侵我屋。老鼠们蛮讨厌的,从不尊重人家主权与领土完整,总是相来侵犯,总是相来干涉人家家政。

人鼠素来是不和平而共处的。人家教授莫奈鼠何,实在不奈何,便念几句“逝将去女,适彼乐土”的诗经句子,聊解心头恨。念念而已,念念好像便解了恨,普天之下莫非鼠土,世界无有无鼠之乐土,乘桴于海,去得爪哇国,说不那里的老鼠,不是大如鸡,而是大如猪。潘教授与其消极避鼠,不如积极抗鼠,他制造了一个捕鼠器,一夜间夹鼠十余只。若以鼠耳作敌耳,去领战功,潘教授可披红挂彩,胸斜红绸带,当一位捕鼠英雄。

捕得那么多老鼠,堆成半篓簸箕,潘教授食心顿起,寝鼠皮,剖鼠腹,掏鼠胆,割鼠脾,然后呢?然后是将老鼠洗干净,投入鼎锅,火炸油烹,加辣椒,加葱蒜,加老姜,加桂皮,加八角,加茴香,重滋味齐齐加上,来了一个重口味。

潘教授来了一个“重口味”,却也心生一个“小清新”,他烹制了这盘“丑食”,呼朋引伴,喊了一干教授,来打一餐灭鼠战,喊来了沈履、庄前鼎与赵世昌等教授,一边厢说是有奇文可共赏,一边厢说是有奇食可共尝,这些教授,都是吃货,听得呼喊,持酒持壶,赶来共进晚餐。有位叫周撷清的嫂子,就是庄前鼎夫人,去了厨房,知今天主食是何物,拉起老公,掩鼻而走,老公不走,周夫人不好点破,独自跑回家,呕吐半晌。这边厢在大吐苦胆水,那边厢在大啖山珍味。

这事传开,在西南联大便闹了一个嘴边新闻,“后来听说有位教授夫人,因老公吃了潘家老鼠肉,威胁着要和他离婚。”离婚事或是传闻,冯友兰却在《三松堂自序》里抖搂一料:“还有潘光旦吃耗子肉的事,也盛传一时。他的兄弟是个银行家,在重庆,听说他吃耗子肉,赶紧汇了一点钱来,叫他买猪肉吃。”潘教授吃老鼠肉,不是穷得吃不起肉,“其实潘光旦不是为了嘴馋,而是为了好奇。”

这个嘴边新闻,传得那么神奇,好像是,人类不知谁是第一个吃螃蟹,而都知道潘教授是第一个吃老鼠的。非也。战国《尹文子》记:“周人遇郑贾人,曰:‘欲买璞乎?’郑贾人曰‘欲之’,出璞视之,乃鼠也。”只是其鼠,非新鲜肉,乃腊老鼠也。吃货苏东坡,不但吃东坡肉,喝东坡羹,口味亦奇绝:“五日一见花猪肉,十日一遇黄鸡粥;土人顿顿食薯芋,荐以熏鼠烧口口。”口口两字,此处实在不便提。东坡所谓荐以熏鼠,便是:大啖鼠肉一大盘,常吃不辞在海南。

老鼠真让人恨。“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经之诗,太消极了。我老家有人是,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若食我黍,我吃你肉。老鼠可恶,民有谷,它吃谷,民有鱼,它吃鱼,民都吃不饱,它跟人抢食物;吃就吃了吧,它还常常搞破坏,有床脚啮床脚,有橱柜咬橱柜,老鼠在,老百姓都难有一件好家具。衣服吃不得吧,磨不了其齿吧,它也要咬,好像与人类有滔天之仇,总是跟人过不去。

想起有一回,乡亲们在堂兄家打牌,几只老鼠拖儿带女,悉数出动,钻油坛,入米缸,大食我黍,还在那里叫板也似,唁唁叫嚣,乡亲们放下牌,持棍棒,操拖鞋,屋内围猎之。莫说它们是鼠辈,躲猫猫功夫好生厉害,但见窜行角落,上梁上瓦,一棍敲去,老鼠一个转身,溜得不见影子,却是啪的一声,一只坛子被人类自己打破。投鼠忌器,投鼠害器,让人愈发心头起恨。乡亲便更生发恨心,哪怕家具与鼠同归于尽,也誓将鼠灭。七八个汉子,堵的堵门,扫的扫地,掀的掀桌,搬的搬坛,有人进攻,有人防守,打了一场攻防战与歼灭战,战果不辉煌,自损八千器具,捉得三只老鼠。崽啊崽,老鼠你也有今日啊。

一只老鼠三只鸡,三只老鼠九只鸡?乡亲们食欲大开,说这大老鼠,杀了炒了,当是一盘珍馐。褪皮的褪其皮,架锅的架其锅,所有内脏都去掉,单留下一身鼠肉,鼠肉甚是白,舀来大勺子猪油,放在锅里猛炸猛炒,然后加姜加蒜,加香加辣,所有能避腥能盖味的佐料,都放油锅。再去村里经销店,打来几瓶高粱酒,好几个人喝了半夜,不知东方之既白。乡亲云:老鼠肉蛮好吃的,有麻雀味。

乡亲们吃鼠肉,不太多,也偶有,新鲜鼠肉,味道还是欠佳,有乡亲捕得鼠辈,去皮去脏,挂在柴火灶边,火燎烟熏,制作周人之璞,到得节日,到得家中来客,炒它一盘,听说也是佳肴。自然,听得鼠肉,有人欢心,有人反胃。男人多欢,女士多厌,而中医谓,若乳汁不通,吃鼠肉便通。让人厌鼠者以丑食当美食,古人办法是:“鼠肉作羹食,勿令知之。”潘光旦请教授们大啖璞肉一大碗,他便是“勿令知之”。

世间食物,不只是舌吃,不只是胃吃,更有很多是心吃。心吃的食物是好食物,心不吃的食物是坏食物。不是看着反胃,而是听着就有蛮大的胃部反应,这般食物,多半是不会让其下锅的。而舌吃之食与心吃之食,有时并不完全一致。好多食物,舌可吃,心不吃。我舅舅有怪癖,连鸡肉都不吃,基因所及,小时候,我也是不吃鸡肉的,现在倒是无禁忌,但只吃鸡腿与鸡胸,打死我也不吃鸡皮,更不吃鸡头与鸡屁,而有人却视鸡头与鸡屁股为人间至味,每有鸡肉局,必给他留着,他第一箸,便是夹之入碗,食指大动,牙齿大嚼,无之不欢,有之大乐。“鼠脯,顺德县佳品也。鼠生田野中,大者重一二斤,得其穴,累累数十,小者纵之,大者炙为脯以待客,筵中无此,以为不敬。”有人口味甚是奇特,不拿鸡屁股夹他碗中拌饭,不炒腊鼠肉给他佐酒,他到处怨怪主人,谓主人不尊敬他。

人类之食,既有美食,自有丑食,既有欢食,自有恨食。唐太宗捉得蝗虫,生吞活剥,“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咒曰:‘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百姓有过,在予一人,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将吞之,左右遽谏曰:‘恐成疾,不可。’太宗曰:‘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遂吞之。自是蝗不复成灾。”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若食我黍,我将食汝。食之须大勇气。若能将天下鼠辈,食其皮寝其肉,鼠不复成灾,是蛮好的,可惜难矣哉。人类难解难题,宿命也是,去又不能去汝,食又不能食汝,人与鼠辈不和平也只能共处。

(刘诚龙)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