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茶为“媒” 走向新生 ——武夷山监狱结合地域特色做好服刑人员职技培训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8月30日讯 千百年的自然造化,让武夷丹山碧水成为岩茶生长的沃土,同时也孕育出博大精深的武夷茶文化。近年来,武夷山监狱充分发挥地方特色资源优势,以茶为题着力打造“茶和狱园”文化改造品牌,聚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武夷茶文化、“双世遗”文化、教育改造文化有机结合起来,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作为特色教育项目引入高墙之内,推动服刑人员教育改造、职业技能培训持续深入。 “茶叶制作培训班”的服刑人员在监内的武夷岩茶(大红袍)栽培实训基地实训 今年6月7日,武夷山监狱2023年度“茶叶制作培训班”顺利开班,茶叶衍生专业、非遗手工技艺等传统文化项目走进狱园。前期,监狱积极协调社会多部门,与福建省第二高级技工学校、福建技师学院组成“授课团”,加强教育资源配置,并在监区内展开调研与招生。 监区内的茶园,茶韵幽香。“我们已在监内建立武夷岩茶(大红袍)栽培实训基地,设立涵盖茶种园、老枞园、半岩茶园等10余个品种的武夷山岩茶品种园,建成一个占地300余平方米的‘非遗’制作技艺实训车间,邀请专业教师、制茶大师、科技特派员等专家学者进监授课,形成集武夷岩茶种植、采摘、精制、成品的完整教学、实训链条。”武夷山监狱教育改造科民警介绍。教学中以集中面授、视频授课、电教系统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传授茶知识,按照每位小组20余人体验制茶过程,在理论与实践中,夯实服刑人员职业技能基础。“培训结束后还将进行职业技能考试与技能认证,通过理论与实践考试的学员,将获颁专项职业能力证书。”该民警表示。 “刚开始,服刑人员只是对制茶过程感兴趣,渐渐地开始对茶文化有了兴趣。”福建省第二高级技工学校授课老师感慨。为拓展文化改造教化功能,监狱在开展茶叶制作技能教育的同时,积极引入茶文化教育和茶产业知识普及,建设茶文化展馆,形成“茶产业+”职业技能培训体系,让参训服刑人员精准掌握职业技能的同时,也提升了文化素养,增强回归社会后再就业、创业的自信与勇气。 目前,培训计划正稳步进行。据了解,近年来武夷山监狱已有数十名服刑人员经过培训取得省人社厅颁发的职业技能证书,已有部分参训服刑人员表示将在刑释之后从事茶产业。监狱计划年内再开设茶叶种植栽培课程,并结合当前茶叶市场发展趋势,开设电子商务、包装设计、市场营销等课程,完善种植、加工、销售产业闭环。 (潘雯君 侯和林)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