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3-12-07 15:36:42

陈建华:厦门食药侦领域的“破局者”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仅复习50余天就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全省大比武连续三年夺得第一,以厦门第一名的成绩通过公安部高级执法资格考试……翻开厦门市公安局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侦查大队二中队一级警长陈建华的履历,他所取得的成绩让人赞叹。在同事眼中,陈建华是一个博学多才的“学霸”,比武竞赛、执法办案、线索研判、材料写作、法制审核样样行。领导总是把最难啃的“硬骨头”丢给陈建华,每次他都能迎难而上,逆风破局,被同事笑称为“破局者”。

有勤有智 赢得多项省级桂冠

获得全省公安机关党史知识竞赛一等奖、获得全省森警部门首届涉野生动物刑事案件现场勘查大比武团体一等奖、个人一等奖、获得全省公安机关昆仑大比武一等奖……陈建华给人的印象是特别“会考试”,凡考必争第一。

但在陈建华看来,他并不是天赋异禀的“考试型”选手,而是为了厦门警队荣誉,必须全力以赴争第一。他会仔细研究考试范围、比赛规则,找准复习方向,把千余页的党史书籍熟读10余遍,做到字字了然于胸;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上下班的路上听知识点;他还善于总结归纳,有计划开展高效练习。

在去年的现场勘查比武中,除了理论,还有实操,他顶着高温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在没膝的草丛中训练七八个小时。他有勤有智,拼尽全力才捧回了一个个“冠军”,为警队争得荣誉。

陈建华对群众进行普法宣传

解锁技能 填补未知领域空白

2012年,陈建华做了一年多的律师后考入森林公安。经过几次岗位调整,今年3月,厦门市公安局成立全省首个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陈建华调入这支年轻队伍,成为一名骨干队员。“食药环知森”(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知识产权、森林草原)犯罪比其他犯罪涉及的行业法律法规更多,专业性更强,对民警的知识面要求也更广,可以说每办一起案件就解锁一个行业领域知识、开拓行业先河。

陈建华(右)和同事对辖区药品店进行药品安全检查

支队成立后不久,陈建华就作为骨干办理了福建省第一起生产、销售伪劣电子烟案件。2022年10月1日,《电子烟强制性国家标准》正式施行,全国不得销售非国家标准的电子烟。在利益驱动下,生产销售“非国家标准”电子烟犯罪成为新兴犯罪,但在全国缺少参考判例,没有可直接援用的司法解释,此类案件如何认定成为难题。鉴于此,陈建华同志积极推动专案组与“区、市、省”三级检察部门、烟草部门层层沟通协调,经过多次磋商,在深入对涉案电子烟进行解构分析后,省烟草部门成功将涉案电子烟认定为伪劣产品,检察院最终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批捕主犯,填补了该类案件的空白。

陈建华到辖区产业园区接受企业法律咨询

首创建模 吹响“生态警务”号角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陈建华在打造“生态警务”厦门模式上开始了先行先试。尤其近年来,饲养异类宠物流行起来,并呈现了网络化的趋势。为了有效打击此类犯罪,陈建华学习法律法规,还要学行话、学辨认真伪,并在全市“食药环知森”领域率先开展犯罪预警建模工作。

陈建华爱琢磨爱思考,他会站在犯罪嫌疑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再通过逆向侦查,串联起案件线索。比如,对于买卖珍稀保护动物的违法犯罪行为,他会从买卖宠物笼、饲料等信息开展侦查。但人脑算力有限,精力有限,为了第一时间掌握犯罪线索,陈建华搭建了一个数据模型,相当于一个“电子助手”,可以对信息流等海量数据进行24小时不眠不休的搜索、比对和研判,仅2个月来就发现了多条异宠犯罪线索并开展系列专项打击,先后破获11起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案,抓获犯罪嫌疑人47人。

(本报记者 叶蔚蓉 通讯员 龙志)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