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是敢于挑战的“多面手”,从律师到预备法官,再到公证员,短短3年时间,他的人生角色一次次完美转换。 他亦是同事们眼里的“弄潮儿”,大胆革新,激活机制,探索走出一条公证业务发展的“新路子”,带领厦门市公证处互联网公证从零到业务办理量位居全国前列...... 他就是本期“星光人物” 厦门市公证处公证员徐伟敏 人物名片 徐伟敏,厦门市公证处公证员。曾获永安市人民法院2014年度先进工作者、福建省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优秀奖、福建省年度公证论文评比二等奖等荣誉。
积极探索 知识产权保护公证服务走在前列 “‘举证难、周期长、成本高、效果差’一直是知识产权纠纷面临的老大难问题,但这体现了公证的重要性。”2018年,徐伟敏担任厦门市公证处证保·金融团队负责人后,便开始紧随知识产权发展的脚步,一路保驾护航。 他带领团队集思广益,充分发挥公证所具有的预防纠纷的职能,围绕知识产权创造设立、运用流转、权利救济、纠纷解决、域外保护等环节提供公证服务,为知识产权提供事前、事中、事后的全程保护。 “公证证据在知识产权案件审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法院认定相关案件事实的重要依据。”徐伟敏向记者介绍了他参与办理的一起涉影视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的案件。此前,某视频网站平台发现其拥有独播权的一部影视作品,在未经授权的前提下,被用户二次剪辑并发布在其他视频网站上进行广泛传播。 “侵犯影视作品信息网络传播权具有侵权点难判断、取证时间跨度长、过程复杂等难点。”徐伟敏说,案件受理后,他立即牵头组建了一个10来人的团队,通过技术和人工手段在网络上寻找侵权线索,最终确认、完成了一系列取证工作。
边做边学 互联网公证业务量实现新突破 说起自己的“科技梦”,徐伟敏说是源于群众的办证需求。 2018年底,一名群众来公证处想要办理房产公证,但由于材料没有准备齐全,未能当场办理业务。当时徐伟敏就在想,要减少老百姓来回奔波,就必须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让数据“跑起来”,并通过优化传统公证办理程序和办理方式提高效率。 得益于从事过存证工作积累的人脉资源,徐伟敏开始牵头组建团队,探索互联网公证的发展工作。理论研究、人员配备、技术支持……互联网公证探索的过程,他持着“边学边做”的态度,事无巨细地参与其中,短短3年时间带领厦门市公证处互联网公证实现从零到业务办理量走在全国前列。
此前,在面对一些需要进行“术前公证”的手术时,家属常会出现因材料不齐,未及时完成公证而影响手术时间。 如今,医院及患者家属只需通过手机客户端,在线申请《手术知情同意书》等电子数据公证后,很快就会收到了厦门市公证处出具的线上确认函。既能方便患者及家属办理公证,节约时间成本,更为今后医疗机构信息公证提供了良好的铺垫。 “‘医疗信息线上公证’打破传统公证模式,医患双方可实现‘医师向患者告知病情、诊疗措施、替代方案和医疗风险等,以及患者充分知悉同意并承诺发生医疗意外后按法律途径解决争议’的全过程公证,具有效率高、费用低、信息安全等优势,适用于疑难复杂和手术风险高等情形。”徐伟敏说。 “互联网公证模式的发展,打通了和其他单位部门之间的数据壁垒,实现远程调取材料、核实证据等技术手段,从而全方位推进并实现公证体系现代化。”在徐伟敏看来,公证服务的创新与发展永无止境。为此,厦门市公证处不断探索创新,优化公证服务发展,跑出了便民为民“加速度”。 有数据显示,2022年至今,互联网公证服务体量已占厦门市公证处总体公证服务体量的50%到60%,已超越传统线下公证服务体量。如今,打开“厦门市公证处在线公证平台”小程序,用户可以通过材料上传、身份识别、事项申请,就可以在线完成委托授权、商标转让等公证业务的在线申请,公证员受理后,经大数据和线下人工核查相关事实后,就能出具电子公证文书并邮寄送达,真正实现了互联网公证服务“一趟不用跑”的便捷。 |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