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3-12-29 15:09:45

微光成炬丨林锐:挺膺担当的法治“服务员”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多岗位历练,他有丰富的综合岗履历;急难险重面前,他扛起责任与担当;作为青年干部,他以学促干提升本领。

他就是本期星光人物——

厦门市司法局办公室副主任林锐

人物名片

林锐,现任厦门市司法局办公室副主任。2021年起,先后任市司法局人事处(警务处)副处长、办公室副主任。2019年、2022年两次获嘉奖。

电话声接二连三,访客络绎不绝,采访几度被打断。沟通、协调,这是办公室工作的日常。作为办公室副主任,林锐是单位的“参谋员”、大家的“服务员”。若将法治建设比作一曲气势恢宏的交响乐,他一直用无声的行动护航旋律悠扬和谐。

多岗位练兵成多面手

林锐的案头上放着一本《党的二十大文件汇编》,可供随时翻阅。在第七部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林锐在标题上重重地打了一个“勾”。

今年上半年,林锐接到调研“加快法治社会建设”这一任务。为了高质量完成这个调研,他恶补理论知识,坚持一线调研走访,虚心向领导同事请教。经过几个月的反复论证,几易其稿,这份符合时代特征、体现厦门特色、具有一定前瞻性的调研报告终于完成。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如在“公共法律服务提升工程”这一内容下,调研报告提出要以更高站位优化提升涉台法律服务。林锐说,这是推动两岸融合发展的应有之义。在反复思考,集体讨论下,林锐执笔写下具体内容,提出要加强两岸仲裁机构交流合作,打造大陆涉台司法服务优选地,鼓励台胞参与法治厦门建设等......

“有担当”“能力强”“有责任感”“相处轻松”......这是不同部门同事对林锐的评价。从人事处到社区矫正管理处,从机关党委到办公室,林锐多岗位锻炼,工作能力不断增长的同时,也有许多成绩作成长注脚:开展厦门打造更优法治生态专题研究,协调推进综合改革任务,参与《厦门司法行政20年》编纂以及市委巡察整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等工作,抓好机关效能建设和绩效管理......他持续用扎实行动,为厦门司法行政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急难险重前勇担当

2020年,林锐转岗到社区矫正管理处,如愿到业务部门历练。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协助设立市社区矫正委员会,见证了市社区矫正管理局揭牌,过去没有社区矫正管理经验的他,还主动请缨,牵头针对16名暂予监外执行社区矫正对象开展病情复查审查鉴别专项活动。

“刑罚执行,是实现刑事司法正义的‘最后一公里’”,林锐说,由市司法局统一开展病情复查审查鉴别,有助于确保刑事执行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为把这一工作做实、做细,林锐提前沟通市卫健委,协调医院开通绿色通道,优化流程,让“大体检”快速高效进行。复查结束后,林锐还组织专家对结果进审查、论证。最终,2名不符合保外就医条件的社区矫正对象被重新收监,有力捍卫了司法公正。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和开展综合改革试点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福建、厦门的重任。市司法局也承担了多项改革任务。林锐作为办公室(改革处)的业务骨干,主动承担责任为改革探新路,对内统筹协调、对外联系沟通,成立工作专班、完善工作制度、压实工作责任......在他和具体承办处室的共同努力下,改革各项任务均按时序推进。

急难险重面前,林锐总能顶得上、靠得住。

疫情期间,林锐曾三次下沉一线支援抗疫。2022年9月的某天凌晨,林锐半夜接到领导电话,次日要安排10人下沉一线抗疫。当晚12点多,林锐驱车回到漆黑的机关大楼。拟名单时,他最先把自己名字填上。返家准备行李时,林锐看了眼自动闸门上的时间显示器,已经接近凌晨两点了。他用手机拍下这一刻,默默存进手机里,“我不觉得累,能为厦门做点什么,挺自豪的。”

比学赶超中展本色

身形俊逸,神采奕奕,这是林锐给人的第一印象,也是他一周三次运动的成果。打气排球、踢足球、跑步......前段时间,林锐微信里的“自律打卡”小程序中还加入了练字这一项。午休时,他就拿起字帖练习半个小时。他的领导说,“字是一个人的‘门面’,一定要写好。”对于建议,林锐不但多听、乐听、善听,还能听进去、改正之。

“三人行必有我师。”在采访中,学习是林锐口中的高频词。他不仅善于向前辈取经,还乐于从朋辈处取长补短。

去年,林锐两次参加青年干部培训,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年轻干部,“开阔视野,密切交流,更精进自我能力”,林锐这样谈自己的收获。

工作中,成熟稳重、自信担当;私下里,青春阳光、活泼开朗。林锐认为,“青年干部,一定要政治过硬、业务过硬、作风过硬,要在‘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中,检视收获,体味喜悦。”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