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法治报,让新闻离你更近!
2024-02-22 11:07:04

博士“过关”

作者:   来源:福建法治报   责任编辑:

博士新警们的警服在春节前到了。我们这些老民警偷着乐,这警服来得真是时候。在“百姓过年,警察过关”的关键时刻,一个警力都要掰开当三个用了,新警们这时有了警服,我们“闯关”“过关”的力量就更强大了。

身着常服的小易博士对着警容镜照了又照,量身定制的制服,庄重妥帖,给他儒雅的气质上增添了一股刚毅英气。不难看出,他照的是心情。此刻,他的心情已犹如春风拂动的西湖水,波澜起伏,从一名选调博士生,通过层层遴选,终成了厅机关的一名人民警察的过程,往事历历在目。这过程就像一颗种子,自播种到收获,每一个环节都很不易,每一段历程都很艰辛,当弥足珍惜。同时,他又感到生命之途走向一个新的征程了,人生角色发生了转换。当学生那时,他将岁月静好当作一种习惯,默认理所应当;今当了警察,他须同无数民警战友一道负重前行,为他人创造和守护岁月静好。

美好愿景需要靠强大实力去实现。从警三十余载,我深刻体会,时代不同,警察的工作方式方法不同;岗位不同,警察的标准责任要求不同。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在基层一线当民警,服务、办案主要靠一支笔、两条腿,要求“能说、能记、能跑”,即会做群众工作、会做好笔录、会深入调查并跑得过嫌疑人。二十一世纪初到机关后,要求民警“坐下能写、站着能说、下去能指导”。新时代对民警的要求,在过硬政治素质之上,尤其机关的民警还要有“能担、能网、能写、能说、能跑”。“五能”即“五项功夫”,就是要练就“五个一”:练就能担当、敢担当的一副铁肩膀;练就能驾驭网络斗争、充分运用大数据功能的一双金手指;练就能提炼技战法、实现“打一仗、进一步”的一杆硬笔头;练就既能教育转化顽固工作对象、又能发动群众的一口金喉舌;练就能追缉犯罪嫌疑人和深入基层调研的一对铁脚板。练就了这“五项功夫”,才能在向上汇报、对下指导、侦查破案、安全保卫等“过关”中得心应手。

老民警们的言传身教和自己实打实的工作,已使小易博士倍感要当好一名民警的不易了。组织上虽已为他们这批博士作专业与岗位相合、人尽其才的安排,可当他接触到具体工作时,顿感满腹的理论知识从书面落到地面,这段路和桥,无论如何也得靠自己一点点、一段段来搭建。于是,他沉浸式地从“名词解释”开始学起。有些专业术语,不仅晦涩如“天书”,“百度”“词典”里也无从考究,只得一词一句地请老民警们为他一一解读。好在学习是博士的特长,既不怕累,又有方法,他将相关知识予以分项分类,集中学习重点,迅速在脑海中构建思维体系,利他以更系统的角度理解公安中心工作。

除夕前五日,小易博士幸运地参加了全省公安机关青年干部暨博士选调生座谈会。

会后,他兴高采烈地与我们分享了所闻所思所感。我问他,那你要怎么干?他激动地说,躬逢伟大时代,作为一名博士民警,我要将青春年华与民族复兴征程同频共振,努力磨好金刚钻,好揽瓷器活。当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家在福州,正好可参加春节的值班、备勤任务,接受“过关”考验。能为维护社会政治安全稳定、保卫人民群众过一个祥和欢乐的新春佳节尽一份力,既是我的荣耀,更是我的使命。

万家团圆的日子里,厅里多了一道年轻矫健坚毅的身影。小易博士发出的每一份文件、每一道指令,都准确无误,他的首战已然“过关”了。面对大家的赞许,他说他要好好复盘一下这次“过关”的经历,以明得失、固短板、强优势,确保今后“过关”的水准,从细致走向精致,再达到极致,然后坚持不放松。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这个可以有!

(罗锦生 作者单位:福建省公安厅)

头条推荐
热图推荐
精华推荐

找福建律师 、看福建新闻 、免费法律咨询 ,就上海峡法治在线 ---福建日报报业集团旗下,福建最权威的法律门户网站

地址:福州华林路84号福建日报社附属楼5楼 新闻投诉:0591-87870370

版权所有:福建法治报社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20071101号 闽ICP备11004623号-2

职业道德监督、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涉未成年举报电话:0591-87521816,举报邮箱:fjfzbbjb@126.com

福建省新闻道德委举报电话:0591-87275327